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與各界,積極挖掘國人於香港的抗戰事跡與史實,以增強港人抗戰史教育。嶺南大學歷史系牽頭的「沙頭角抗戰文物徑」項目,也將於9月3日「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之前完成。其中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羅家大屋,將以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的身份,重新面向市民。
劉智鵬表示,「沙頭角抗戰文物徑」項目制定了兩條路線,A線以沙頭角羅家大屋為起點,重點展示聯防自衛部隊舊址、三三事件戰鬥遺址及南鹿民主聯合鄉政府遺址,B線則以烏蛟騰村及九擔租村為核心,集中呈現當地抗日活動歷史場景。屆時北區民政處將於兩個路線起點,即羅家大屋及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豎起一個文物徑地圖指示牌,向市民介紹文物徑資料,同時提供二維碼予市民掃描。此外,當局也會擴闊B段行人路,並且在必須過馬路的位置上多加一些指示牌,或者將它設計成為行人過馬路的一個地方,讓一些駕駛人士去到那個位置就知道這個是文物徑。嶺大也計劃於西貢及大嶼山建設全新抗戰文物徑,惟暫時仍未有時間表,劉智鵬冀透過興建及優化文物徑,將裏面的歷史建築列出來,讓政府考慮將它們評級,重視抗戰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