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白宇帆、辛柏青、王鶴潤、富大龍、尤勇智主演的《護寶尋蹤》(見圖)以加強文物保護為主題,以真實文保案件為藍本,講述兩代考古、文物保護工作者與盜墓團夥之間近20年的博弈。
秦川大學考古系研究生方坤(白宇帆飾)在協助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時,發現白鹿原尹村的一處墓穴可能是不為人知的漢太宗帝陵。導師昝茂昌(白凡飾)帶其前往白鹿原實地勘察,卻意外獻出生命。方坤帶着導師的遺願,成長為一名考古隊員。白鹿原尹村未知墓穴引發考古界關注,方坤受邀參與勘察,並與成為考古隊長的昔日戀人雒青(王鶴潤飾)重逢。
方坤重提當年的猜測,引發爭議和關注,也引起盜墓團夥的覬覦,以穆見暉(辛柏青飾)為首的盜墓團夥企圖盜掘古墓、謀取私利。方坤、雒青及公安局文物緝查隊長齊大倉(富大龍飾)等一線文物保護工作者一起組織群眾參與文物保護,與穆見暉為首的盜墓團夥鬥智鬥勇,有力地保護了白鹿原尹村大墓及周邊古蹟遺存,最終發現「亞字形」大墓,使藏於地下千年的漢太宗之陵(指的就是漢文帝的霸陵)重現人間。
該劇主要情節改編自真實案例,為真實呈現有血有肉的文保工作者形象,團隊多次深入走訪陝西的大遺址和考古發掘現場,同參與文物保護、打擊盜墓團夥的一線文保工作者進行交流,挖掘鮮活的故事素材。該劇創作、拍攝過程中,陝西省多名文物專家全程參與指導,力求將考古文保的專業性、傳統文化的審美性和大案偵破的邏輯性相結合,以經得起推敲考驗的製作細節,讓觀眾體會文物所承載的厚重歷史文化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劇組拍攝期間深入西安、韓城等地實景拍攝,將黃土高原的蒼涼壯闊、關中民居的古樸厚重盡收鏡頭。敘事創新的同時去除懸浮感,普及法律、傳遞知識,是製作組在創作中的追求,美術風格更力求真實還原。
劇中的故事與現實中的霸陵考古相似,都是源於一批流失的漢代黑陶俑而展開對陵墓的探尋。《護寶尋蹤》是中國國產影視劇中較為少見的關注考古與文物保護事業,全面展現基層文保工作者形象的作品,該劇將故事性、知識性和社會性結合起來,用現實主義的創作視野書寫當代人的文化情懷,其創新的故事題材、過硬的拍攝質量、精湛的藝術表演、真實的細節呈現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文︰光影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