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在深海探測與裝備、海洋能源開發、船舶製造與高端裝備等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自主創新實力穩步躍升。比如,「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實現萬米探測,標誌着國產深海裝備進入國際第一梯隊。而中國造船業持續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形成了船海產品全譜系總裝建造能力,躋身全球第一陣營。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海洋科技已從「跟跑」邁向「並跑」,部分領域更實現「領跑」。未來要以國家實驗室、高校及科研院所為引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將海洋科技優勢轉化為全球海洋治理的引領力。

智能運維體系「空天地海」全覆蓋

「中國在無人系統、感知裝備、信息系統等方面快速發展,用新質生產力構建新型海洋基礎設施已具備條件。海洋管控模式、海上作業模式將從過去的有人系統為主,逐步轉變到以無人系統為主。」中國無人船艇技術專家、珠海雲洲智能總經理成亮對香港文匯報記者指出,以無人艇為例,從核心技術看,中國在智能控制技術、集群控制技術和控制硬件設計技術上處於國際領先。

「中國海上風電技術也持續取得新突破!」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總經理李端姣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要在汪洋大海上架起直流輸電線路並非易事。目前團隊推出海陸空三棲跨域巡檢機器人、水下作業機器人等智能終端,初步構建起設備全感知、運行全智能、管理全穿透、業務全協同的「空天地海」全覆蓋智能運維體系,全力打造新一代高性能海上風電柔直工程的「中國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