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禮願)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昨日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租用紅磡香港體育館或啟德體育園舉辦活動的票價由活動主辦方決定。政府一直關注門票炒賣問題,會與業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溝通,積極研究應對措施,該局正在約見多個大型演唱會主辦單位,研判為演唱會推行實名制的利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早前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議員時曾表示,政府一直關注門票炒賣,甚至假票等問題,擬研究透過立法及刑事化的方式處理。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同,香港具備發展演唱會經濟的優越條件,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蘊、完善的交通網絡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若能有效解決票務問題,香港的演唱會經濟不僅能成為本地經濟的重要支柱,更有潛力佔本地GDP的10%,「搶一個歌星等於搶一個企業,一場演唱會的經濟效益可達數十億港元。」

議員:商業藉口拒絕 票務系統落後

不過,發展演唱會經濟的過程中面臨不少挑戰,其中最嚴重的是票務系統的落後及炒賣黃牛飛的情況。他認為,售票方式遲遲未實行實名制,導致大量門票被黃牛包攬,令真正的歌迷難以購票。「內地早已普及實名制售票,為何香港卻總以商業理由為藉口,拒絕推行?」他直言,現行票務系統實際上助長了黃牛經濟,令演唱會經濟的收益未能真正惠及本地市民及政府稅收,建議香港應參考內地實名制售票的做法,透過立法規範票務市場,杜絕黃牛炒賣。「如果政府有決心,半年內便可完成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