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啟動儀式4日在浙江杭州舉行。香港文匯報記者連愍鈺 攝
●港生們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機場指揮中心。香港文匯報記者曹逸琳 攝

8月4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活動在位於浙江杭州餘杭區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典藏館啟動,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15名香港學子,將用一星期走訪杭州、寧波,深入了解「杭州六小龍」等行業頭部企業,切身體驗浙江人工智能(AI)技術和數字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並與在浙港人港企密切交流,對港人北上內地工作創業有更真切的體會。●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

啟動儀式上,採訪團團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與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虞漢胤共同為「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團員代表授旗。

「范長江先生是新中國新聞事業重要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倡導新聞記者應深入實際、關注時代,樹立了『記者永遠在路上』的職業典範。」張國義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同學們能以范長江等新聞前輩為榜樣,用腳步去丈量『詩畫浙江』,用眼睛去發現浙江快速發展的秘訣,用手中的筆和相機去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發揮港優勢向世界傳播「浙江好聲音」

張國義指出,浙江一直是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各媒體平台的深耕之地和新聞富礦,對於浙江堅定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樑」的責任擔當、大力推進創新浙江建設、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省等實踐成果和經驗總結的系列宣傳報道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未來,我們將更加密切地關注浙江、解讀浙江,充分發揮大公文匯融媒體矩陣強大的傳播力和地處香港的優勢,向世界傳播『浙江好聲音』。」

浙江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言人駱莉莉表示,浙江與香港人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通。「去年3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與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簽署了《國際傳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創了內地省份與香港主要傳媒組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先例。」在這個合作機制下,兩地多次組織邀請香港傳媒高層到浙江參訪。「同時,兩地十分重視青年人交流交往,積極開展了港澳青年浙江行、向香港科技大學贈送『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安排『機遇中國·浙港新青年』采風交流、『范長江行動』三次到訪浙江等,這些活動為促進兩地互融互通搭建了堅實橋樑。」

文化深厚江南水鄉 創新發展前沿之地

「『范長江行動』自2014年開展以來,為香港傳媒學子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讓我們走出課堂,深入祖國大地,用筆觸記錄時代的發展。」來自香港大學的戴文敏作為港生代表在啟動儀式上致辭。在她看來,浙江不僅是歷史文化深厚的江南水鄉,更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前沿之地,「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實踐,到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從民營經濟的活力迸發,到共同富裕的先行探索,這裏的每一個發展篇章,都值得我們用心聆聽、用筆記錄。」

作為傳媒學子,戴文敏坦言,本次浙江行活動不僅是一次採訪實踐,更是一次對國家發展的深度認知。「我們將用年輕的視角,記錄浙江的創新與傳承,並透過我們的報道,讓更多人了解這片土地的活力與魅力。」她相信這次旅程不僅會豐富他們的見聞,更會成為他們傳媒道路上難忘的篇章。「同學們,讓我們懷抱好奇與熱忱,用心感受浙江的每一處風景、每一段故事。讓我們以范長江先生『不畏艱險、追求真理』的精神共勉,在這片創新熱土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傳媒故事。」

范長江浙江行學生感言

●葉沛言(香港中文大學):第一次參與採訪實踐活動,既緊張又興奮。香港強於國際金融與知識產權管理,而浙江則強於「數智」。作為香港學生,希望自己能用鏡頭和文字捕捉真實的瞬間,同時探索當地文化脈絡,從中找到兩地值得互相學習的核心能力。

●曹逸琳(香港浸會大學):從第一次接觸范長江行動的陌生,到經歷過山東行後引發對浙江行的期待,我希望帶着最好的狀態去這座「詩畫江南」的古韻寶地欣賞、學習、實踐,也非常期待與同學們碰撞出新的火花,一起創作出更好的新聞作品。在這次旅行中,我希望可以更加熟練的技巧去採訪寫稿,同時探索如何拍出更好的視頻來展現這次活動的魅力。

●金子曦(香港都會大學):我未曾到過浙江,但從網絡上了解到浙江風景如畫,在兼具文化底蘊的同時,現代科技又非常發達。作為強而新的網紅孵化基地,為中國注入了新力量。我非常期待能用腳步感受這裏的城市脈搏,用文章記錄與城市的對話。願此行滿載而歸,讓浙江文化在我生命裏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願我能更深刻地理解浙江、記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