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頴怡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

香港特區多年來一直被美西方國家視為遏制中國發展的「前沿陣地」,外國政客及部分媒體屢次炮製不實言論,聲稱香港「外企撤資」和「人才外流」。特區政府日前發表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報告》),系統梳理過往數年香港建設良好營商環境的成果,以詳實數據有力回擊外界針對香港經濟發展的抹黑。全球資本嗅覺向來敏銳,當前持續進駐香港的資金和境外企業,不僅是國際社會對香港營商環境的重要肯定,更是對「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投下最堅實的信任票。

當前國際局勢錯綜複雜,尤其美國築起的各種貿易壁壘,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而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使國際資本加速流向香港和內地市場,令投資格局「東升西降」的態勢愈趨明顯。在環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龐大的市場與健全的產業體系盡展其經濟韌性,接連實現跨越式增長,香港作為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橋樑,在「東升西降」的歷史大勢下必定大有可為。

香港順勢而為 大展拳腳

香港作為高度開放型經濟體,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但從《報告》數據可見,發展基本盤依然穩固。香港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連續十個季度保持正增長;對外貿易方面,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亦連續第16個月上升,表現維持強韌;金融市場同樣取得佳績,今年上半年港股總市值按年增長逾三成,新股集資額累計超過600億港元,融資規模暫列全球第一,證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

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香港一直維護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對外資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憑藉在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等領域的綜合優勢,香港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建設節點和首選平台,至今已與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和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並擔任關鍵的籌融資平台角色,為內地企業在沿線地區的基建項目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國際調解院總部正式落戶香港,有助香港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吸引更多海外企業赴港發展,為自身經濟注入更大活力。

自我提升 轉型升級

面對環境經濟前景不明朗,特區政府正全力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加速形成科技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已匯聚30多間來自全球的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設立30個研發實驗室,涵蓋生物醫療、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等前沿領域。特區政府亦設立規模達百億港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以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流向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助力科研成果轉化。同時,香港正在加快與內地城市形成協同發展格局,包括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以及促進科研要素跨境流動,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次發布的《報告》,既是對香港現有優勢的系統總結,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清晰規劃。正如今次《報告》主題「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香港多年來深受各地營商者青睞,皆因「一國兩制」賦予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香港要繼續善用這一優勢,深度對接國家戰略,在「東升西降」的全球新趨勢中找準自身定位,繼續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並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更多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