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低收入群體的困境或被忽視。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就業數據是政府制訂經濟政策的重要參考,《金融時報》周日(8月3日)報道,美國低收入工人薪酬增速急劇放緩,經濟學家擔憂,特朗普將勞工統計局局長炒魷是危險信號,日後如果出現錯誤或有偏見的經濟數據,可能會促使特朗普政府做出更多激進經濟決策,令低收入群體承受更大經濟損失。

薪酬難跟上通脹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美國處於收入最低四分之一區的工人年薪按年增幅,已從2022年底7.5%的峰值跌至3.7%,降幅遠超其他群體。美國招聘網站Indeed經濟學家斯塔赫表示,這意味收入偏低的美國民眾,其薪酬可能難以跟上通脹,「那些在底層掙扎的人,可能是現時損失最大的群體。」

經濟學家警告,特朗普政府的多項主要政策,包括減稅法案和加徵進口關稅等,都會推高美國物價、打擊貧窮家庭生計。如今特朗普僅因統計數據有大幅下調,便將統計部門負責人炒魷。經濟政策研究所勞動力市場專家古爾德指出,在統計數據可信度受損的情況下,低收入群體的困境或被忽視,他們將更難尋求加薪和增加福利。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莫伊尼漢強調,政府需改進數據收集方式,關注企業和消費者的真實行為,恢復民眾對經濟數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