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地區諮詢會上,不少市民關注香港文化政策以及文旅產業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回應時指出,大家可以朝「主題+旅遊」方向思考,從場地、人才、資源、內涵以及政策配合五大方面推動,說好香港文化故事。

有屯門居民提到,內地文創產業發展蓬勃,例如將老舊的鄉郊建築物變身為文創商店或藝術展區,吸引年輕族群和旅客打卡,希望特區政府能參考內地這類模式發展新界部分區域,將鄉村文化轉化為文旅產業。

有剪紙非遺傳承人希望香港未來的非遺傳承人認可機制與內地銜接,對於已獲內地認定的傳承人香港能減少認定程序。他建議政府設立平台鏈接香港非遺設計師和傳承人,合作推出一些具市場潛力的產品,吸引青年之餘,亦能促進消費。

有市民關注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建議政府從保育文化的角度推動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如打造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文化區等,亦可以與電影產業相結合,把香港中醫藥的小故事透過電影輸出到全世界。

李家超表示,大家探討文化議題時多關注「旅遊+」產業,除了「中醫+旅遊」可以旅遊帶動中醫發展,同時也要培養更多行業人才外,香港擁有許多非遺,他形容是「吸引外國遊客的寶藏」,可以用「主題+旅遊」的方式來思考推動。●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