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促使海外投資者更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配置佔比正逐步提高,香港作為國際資本進出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自然從中受惠,他看好本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前景亮麗。當前國際政經不確定性揮之不去,全球資金調整資產配置,加碼布局內地市場,香港亦受惠而成為投資「聚寶盆」。內地經濟穩步向好,堅持高水平對向開放,中央挺港惠港政策措施陸續有來,香港保持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內聯外通獨特優勢,吸引更多世界各地投資者,續寫繁榮發展的金融傳奇。

在美國關稅戰、貿易戰陰霾下,全球經濟、金融市場的不明朗因素大增,環球資金為避險及尋求更高回報,加速投向亞洲市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市場備受環球資金青睞。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7月下旬 ,投資基金向亞洲市場淨投入約915億美元資金,其中有443億美元流入了中國市場,較1月至3月的資金規模大增。數據亦反映,這些主要源自歐美的「聰明錢」,正通過「真金白銀」的實際行動重估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

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愈來愈感興趣,香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內地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過程中分享巨大紅利。有分析指出,有超過一半國際投資均經香港的互聯互通機制布局內地市場,不少投資內地市場的海外投資者多數在港設有專業投資團隊,進行長期投資,而非為短炒投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港股IPO 募資額超過1,000億港元,超越去年全年水平,重登全球第一。其中寧德時代的募資額創下今年全球最大IPO 紀錄,恒瑞醫藥、海天味業等內地巨企亦相繼登陸港股。新股平均超額認購倍數年增4倍,96% 的主板新股獲得超額認購。

這種前所未有的上市熱潮,吸引外資重返港股市場,歐美長線基金和中東主權財富基金不僅積極參與二級市場交易,也成為IPO基石投資者的重要力量。寧德時代H股發行中,來自15個國家的23家國際頂尖機構認購了92.5%的國際配售份額。

當部分經濟體築起貿易壁壘、收緊資本管制時,香港始終堅守自由港、零關稅的制度優勢;同時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持續優化。自去年2月起,金管局與內地監管機構協同發力,陸續推出多項優化舉措,包括額度提升、產品擴容、放寬投資者門檻、擴大機構參與範圍及完善銷售推廣機制。香港憑藉「一國兩制」賦予的制度優勢與國際連接能力,構成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落戶。有國際金融界人士評論,「香港巧妙地將中美博弈壓力轉化為發展機會。中環街頭日益增多的國際面孔和內地資金,印證香港作為連結中國與世界的超級紐帶的獨特價值。」

香港金融市場的確定性不斷強化,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可預期的投資「避風港」。瑞銀集團等金融機構看好香港資產管理規模擴大,滙豐銀行等大行正在港提早部署,包括增配人手、擴張辦事機構規模。香港善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把握國際投資者分散風險的大趨勢,大力拓展國際網絡,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聯繫,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始終是投資創富、成就夢想的理想營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