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首次由香港與廣東和澳門聯合承辦,為香港體育旅遊產業帶來新契機。聯合國旅遊機構統計顯示,如今全球體育旅遊產業價值已超過5,000億英鎊(約5.2萬億港元),佔全球旅遊市場總值約10%。預計到2033年,體育旅遊的價值還將較現時增加4倍。《國家地理》雜誌分析,各相關產業正致力透過大型體育賽事為契機,多角度滿足遊客的沉浸式體驗需求,擴展體育旅遊多元化,令其成為旅遊業最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英國體育旅遊公司Spectate的服務涵蓋10多種體育賽事,在歐洲數十個目的地設有配套行程,主打制訂個性化體育旅遊行程。公司總經理羅文表示,如今利用體育旅遊,慶祝生日或結婚紀念日等里程碑活動的趨勢日益增長,「我們的許多顧客希望圍繞標誌性的體育賽事制訂旅行計劃,結合目的地其他傳統景點。他們希望親身感受賽事體驗,順帶了解旅行地點的風土人情。」

亞洲中東體育旅遊增速冠全球

各地酒店業也探索與大型賽事主辦方合作,在體育酒店業推出多元高端體驗之旅。體育產業研究公司Credence指出,部分酒店會與體育特許經營商、航空企業和旅行社合作,在現場觀賽和酒店住宿上,增加粉絲互動、數碼票務、虛擬實鏡(VR)體驗等項目,為高消費遊客群體提供更多選擇。如今亞洲和中東多國積極舉辦世界級體育盛事,體育酒店業營收去年已佔全球市場近2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區。

賽事紀錄片有效吸納新粉絲

記錄大型體育賽事或體育項目營運的紀錄片,是吸引新粉絲群體的重要途徑。研究公司尼爾森體育指出,2017年以來,一級方程式(F1)賽車的整體粉絲群體人數幾乎翻倍,部分得益於串流媒體Netflix講述賽事幕後秘辛的紀錄片《一級方程式:極速求生》(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走紅。如今包括網球、賽馬、高爾夫球等運動賽事主辦方,都委託製作類似紀錄片,講述賽事籌備過程、選手經歷和幕後花絮等,提升觀眾的現場觀賽意願。

親身體驗環法單車賽受歡迎

除親身觀賽的被動式體育旅遊外,親身體驗相關運動的主動式體育旅遊需求也與日俱增。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體育旅遊公司近年推出單車賽事騎行觀賽行程,遊客除親身觀賞知名的環法單車賽之外,還可以在開賽前親身騎行、體驗賽事位於阿爾卑斯山的部分賽段,頗受客戶歡迎。

國際體育旅遊公司行銷主管湯普森表示,公司的另一款主打產品是全球主要馬拉松賽事,每年可接待約4,000名顧客。公司會保證顧客報名參加在紐約或東京等國際都市的馬拉松比賽,並圍繞顧客參賽,制訂在當地的豐富度假行程,「我認為如今人們愈來愈意識到,體育旅行也可以與親身參與運動結合,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

報道最後指出,促進體育旅遊發展的經濟和社會因素眾多,包括規模更大、宣傳力度更強的國際賽事,以及民眾日益注重身心健康、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運動。長遠而言,體育賽事主辦方和所在城市,能更多受益於多元產業吸引遊客,增加營收的同時,也能提升賽事主辦城市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