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央視軍事專題片《攻堅》3日首次披露陸軍無人化作戰模式。在陸軍某中心,大量新式無人特戰裝備得到實戰化檢驗,技戰術性能不斷優化提升。
專題片顯示,戰鬥剛打響,無人車就用鋼鉗剪斷敵方鐵絲網,緊接着機器狗前出搜索偵察,攜帶輕武器的機器狼群和無人戰車則配合士兵迅猛突擊。為防禦敵無人機的襲擊,無人戰車還特意加裝了防護網。進攻敵方建築物前,士兵將球形機器人滾入室內偵察,及時發現對手布下的絆雷,隨後機器狼衝進建築物掃蕩殘敵,穿越機則採取「第一架炸開缺口+為後續無人機打開通道」的戰法突入高層消滅目標。
以變應變 建立戰爭新思維
無人化作戰的時代已經到來,怎麼迎接這場新的變革?新質戰鬥力生成等不起,以往的路走不通,他們必須走一條新路。陸軍某中心胡博帶領官兵研究實戰案例,以往是以不變應萬變,現在是以變應變,學戰、研戰,重新建立戰爭思維。從頂層設計到末端運用,官兵們為了實現無人夢,白天練戰術練操作,晚上學技術搞研改,他們就是要努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鬥力增長極,加速新質生產力向新質戰鬥力轉化。
「無人裝備是新質戰鬥力生成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應用於無人裝備重要的體現。」著名軍事問題專家宋忠平3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基於人工智能的無人化裝備也是未來軍事鬥爭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未來戰場向無人化轉型的重要標誌。目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在這個方向上狠狠發力,都試圖在未來的無人戰場有更好的表現。
宋忠平還認為,在俄烏以及中東軍事衝突中,無人裝備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這方面的優勢,更需要把我們的技術優勢轉化為戰場的優勢,讓人工智能和無人裝備有機結合,為解放軍新質戰鬥力的生成做更好加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