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資運輸由峰飛航空2噸級eVTOL執行。圖為峰飛航空「凱瑞鷗」。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中國海油、中信海直及峰飛航空3日聯合宣布,中國自主研發的2噸級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峰飛航空「凱瑞鷗」,成功實現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資運輸飛行,這一突破不僅創新了遠海物資補給模式,更標誌着中國在海陸低空物流場景應用中邁出關鍵一步。

此次試飛由中國海油聯合中信海直、峰飛航空共同實施。執飛機型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獲得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和單機適航證的2噸級eVTOL「凱瑞鷗」。它裝載新鮮水果和緊急藥品等物資,從深圳陸地起降點起飛,經過58分鐘的跨海域飛行,降落在距離深圳海岸線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成功完成了運輸任務。

長期以來,中國海油在南海海域的海上石油平台物資運輸主要依賴船運,單程耗時約10小時,難以滿足緊急物資調度與應急保障需求。緊急物資和人員則由直升機運送,但飛行成本較高。相比傳統依賴船舶和直升機的運輸方式,eVTOL在運營成本、響應速度、環保性、舒適性以及適應有限起降空間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據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協調部副經理任永怡介紹,此次試飛將創新的航空技術、成熟的運營經驗與真實的海上作業需求深度融合,形成「研製+運營+場景」低空應用落地閉環,實現了海陸長距離低空緊急物資運送、海上設施巡線、應對漁船滋擾等場景的新突破,展現了低空經濟技術賦能傳統能源產業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