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由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與國家文物局合辦的「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涵蓋近300件來自內地及香港出土的珍貴唐代文物,包括49件/套國家一級文物,展期至今年年底,費用全免。
甯漢豪:彰顯港作為海上絲路要角
其中,由遼寧省博物館借出的「宋人《明皇擊球圖卷》」及「緙絲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立軸」展出至8月27日,其後需返回內地保養一年至三年。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發表網誌指出,展覽充分展現唐代多元、開放及包容的盛世風采,彰顯香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角色。她鼓勵市民和遊客把握機會,感受大唐盛世的璀璨中華文明,同時了解香港在文化遺產保護與交流中的重要角色。
甯漢豪引述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總文物主任蕭麗娟指出,是次展覽多角度呈現出唐代行政體制、城市布局、人民生活、宗教思想、文人生活及手工技藝,以及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景象。
古物古蹟辦事處二級助理館長(展覽及宣傳)胡文立提到,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卜天壽抄《論語鄭玄注》」既具儒家思想又充滿童趣;「赤金走龍」及「鎏金銀波羅子」則展現唐代道教儀式與皇家供佛的輝煌;「模印彩繪胡商牽駝畫像磚」、「波斯孔雀藍釉雙耳陶罐」等則反映絲綢之路的繁盛與胡風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