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塘區議員聯同關愛隊到場向居民派發宣傳單張。(張培剛fb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本港發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12歲男患者病發前曾與母親到佛山旅遊。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白紋伊蚊傳播,特區政府繼續加強滅蚊。穿上全套保護裝備的人員今(3日)早在患者住所所在的安達邨一帶對出山坡噴灑蚊霧,又在路邊渠口及雜草做防蚊滅蚊措施。食環署人員亦到場了解附近蚊患情況。據數據顯示,藍田及秀茂坪的誘蚊器指數達19.7%,貼近第三級紅色級別,是市區最高。

有觀塘區議員聯同關愛隊到場向居民派發宣傳單張。(歐陽均諾fb圖片)

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公布後,房屋署已即在邨內放置蚊子陷阱,施放蚊油及蚊沙,加強全邨消毒等。管理處並在邨內不同位置都張貼了告示,提醒居民要注意清理積水,做好防蚊措施。有觀塘區議員聯同關愛隊到場向居民派發宣傳單張、蚊怕水及蚊貼等物資,提醒市民做好防蚊措施。

有邨民指,平時不見有很多蚊出現,並不擔心,「滅蚊工作做得好,應該無事。」亦有居民指,「房署的防蚊工作處理得不錯,時時都有清潔。」有家長亦指,小朋友外出時會做好防蚊措施,噴蚊怕水及貼防蚊貼。

(環境及生態局fb圖片)

觀塘區議員許有為聯同關愛隊就向街坊派發「防蚊寶袋」,當中有多份防蚊貼,並呼街坊如有需要,明天(4日)可到善達樓平台領取。另外,有多名觀塘區議員包括歐陽均諾、張培剛則區內開設街站派發傳單,呼籲居民做好防蚊措施,預防基孔肯雅熱。

食環署呼籲市民,要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定期更換花瓶等積水,及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

基孔肯雅熱一般病徵包括頭痛、肌肉疼痛和出現紅疹,症狀會持續數天,患者的關節痛亦可能持續數月。衞生防護中心就建議市民若從蚊患影響地區回港之後,14日內要持續使用驅蚊劑,並要密切監察自身健康,如果感到不適,應該盡快求醫。

觀塘區議員許有為聯同關愛隊就向街坊派發「防蚊寶袋」,當中有多份防蚊貼,並呼籲街坊如有需要,明天(4日)可到善達樓平台領取。(許有為fb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