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舉增長的理工類專業,高校文科專業撤退潮愈演愈烈成為高考文科生們面臨的殘酷現實。以文科見長的復旦大學,將今年文科招生的比例,從原來的百分之三四十砍到百分之二十;湖南大學擬撤銷政治學與行政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寧波大學申請撤銷新聞學、廣告學。
隨着高校專業向理工科傾斜,文科考生的選擇被大大壓縮。數據顯示,歷史類考生專業覆蓋率普遍低於50%,而「物理+化學+X」組合則高達95%以上。「孩子拚盡全力考了高分,可選專業還不到理科生的一半……」一位廣東歷史類考生的家長感慨。有高校教師直言,理科高考生在報志願時可以選擇理工科專業,也可以選擇商科,甚至文科,但是文科生選擇理工科專業則幾乎不可能。
從錄取率數據來看,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十分直觀。江西2025年文科本科錄取率僅31%,理科卻高達70%;河南100萬考生中,文科本科線高達471分,僅9萬人達線。對比之下,理科本科線只有427分,理科達線人數接近文科的4倍。廣東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2025年歷史類的特控線分數比2024年暴漲了18分,創下歷史新高!比物理類的534分整整高出23分!而本科線的差距更高達28分。有網友直言,500分的文科生上不了一所公辦本科,在廣東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畢業於985院校中文專業的周女士,慶幸早早就讓女兒選擇了理工方向的大數據專業。「原本女兒對文學也頗感興趣,考慮到升學和未來就業,一家人經過商量一致認為還是應該攻讀理工方向,高三這一年大部分精力都在提升物理和數學成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