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近年來天災頻發,造成嚴重人命和財產損失,緊急預警基礎設施存在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初洛杉磯大規模山火期間,阿爾塔迪納疏散預警發布太遲導致17人喪生,而非疏散區的手機卻又接收到疏散預警。2023年夏威夷山火期間,戶外警報器失靈,加上手機網絡故障令居民無法接收無線警報。然而在如此多事故發生後,美國仍未對預警系統進行改進,今年7月得州世紀洪災,又因類似原因造成逾百人死亡。
《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解構美災難預警為何頻頻失靈,指出美國的應急預警由多個機構負責,並通過多種平台發布,涵蓋無線資訊、推送警報到社媒和警報器。美國的聯邦和地方當局可以透過緊急警報系統,向電視和廣播觀眾發布警報。而另一個獨立的無線緊急警報系統,則根據手機用戶的定位向他們發送通知。美國民眾還可通過應用程式、電郵或短訊,直接收取地方當局發布的緊急預警。
民眾感「警報疲勞」
然而洪水、火災、兒童失蹤等警報繁雜多樣,已在部分地區造成「警報疲勞」。美國當局警告稱,過多的警報可能會導致手機用戶感到煩躁,或因此關閉相關通知。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得州手機用戶選擇取消無線緊急警報的比例最高,近30%民眾選擇關閉至少一種無線警報。
《華爾街日報》報道,得州一名警察局長遭槍殺,該州在凌晨5時前發出全州警報,但引發數千宗投訴。佛羅里達州一名官員在2023年一次預警測試中出錯,導致原本的凌晨電視警報測試,被發送給全州範圍內的手機。雖然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稱正着手改進,試圖讓非緊急情況的警報靜音或是僅震動通知,但相關調整直至2028年才會生效。
未設中央戶外警報器
得州7月初遭遇嚴重洪災,降雨驟增導致瓜達盧佩河水位暴漲,克爾縣多次發布山洪預警,但由於附近的露營者和居民未帶手機、手機沒有信號或是將通知靜音,且當局亦未有建設戶外警報器,最終導致逾百人死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拉爾表示,突發洪災尤其難以預測,且預警覆蓋範圍很廣。一些人反覆收到警報,未必看到危險,便將其認為是虛報。
《華爾街日報》對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緊急警報數據的分析顯示,負責克爾縣預報的美國國家氣象局在5月和6月發布了10多次洪水警報。在7月初洪災發生的周末,氣象局專家在凌晨約1時發布第一條警報,但居民當時正在睡夢中,且許多遇難者是夏令營的兒童和輔導員,他們當時未帶手機。
美國民眾泰勒在事發的周末去探望父母,其父母家位於遭受洪災襲擊營地上方的一座小山上。泰勒表示警報發出時正在睡覺毫不知情,家中亦停電,直至營地負責人打電話求助幫忙尋找失蹤兒童時,他們才得知發生洪災。另一名當地居民在夜間將手機設為「請勿打擾」模式,亦是第二天早上瀏覽新聞時才得知發生洪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