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廣東與香港深化聯防聯控應對基孔肯雅熱,香港特區政府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前日率領部門代表團赴穗與廣州市衞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陳斌會面,加強兩地防疫合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昨日表示,現正值暑假,不少港人北上廣東,相信香港出現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的風險相當大,基孔肯雅熱是法定需呈報的傳染病,香港有良好監測系統,相信成為風土病的機會極低。
香港在2019年錄得11宗基孔肯雅熱的輸入個案,之後幾年一直保持零感染。歐家榮指出,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只會透過白紋伊蚊叮咬患者後傳播病毒,「患者發燒期間血液內病毒量很高,被蚊叮咬後,蚊帶有的病毒就很快傳開,傳播力較登革熱更大,而基孔肯雅熱在蚊的潛伏期較短,很快會出現第二代、第三代傳播。」
患者入院隔離
家人醫學監測12天
他指出,自2019年出現首宗個案後,香港已建立良好的監測系統,會採取早發現、早控制策略,倘發現懷疑個案,會先安排患者入院隔離,並通知食環署在患者到訪地點周遭250米範圍內大規模滅蚊,同行人士或家居接觸者也要醫學監測,檢視12天潛伏期,因此他相信,基孔肯雅熱成為本地風土病的機會極低。
衞生署代表團前日在廣州獲悉,廣東截至本周一約有6,100宗基孔肯雅熱個案,絕大部分患者在佛山,廣州、中山、東莞亦錄得零星個案或小型感染群組,未出現較大疫情。歐家榮表示,兩地已在陸路口岸加強教育及健康篩查,以及去信提醒全港醫生加緊留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