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うなぎ四代目菊川」中華區總經理張梟珩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浙江菜品牌「綠茶」集團副總裁陶冶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特區政府相隔四年,日前再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全方位說明香港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近年,政府投資推廣署的招商引資工作屢創佳績,單是旅遊及款待業,投資署已於今年上半年協助逾50間公司來港開業或拓展,為香港帶來逾15億元資本及提供逾2,000個本地就業機會。其中有90年歷史的日本老字號8個月前落戶香港開設鰻魚飯專門店,至今門市仍每天預約爆滿,並已成功吸引國際市場的關注;亦有內地「過江龍」來港不足一年已成功開設7間分店兼在港交所上市。他們均表示香港營商環境佳,且能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讓外資可以此為連接國際的橋樑,到其他海外市場大展拳腳。●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

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總裁(旅遊及款待)黃思敏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上半年協助逾50間公司來港開業或拓展,該些公司來自內地、韓國、日本、泰國、美國及意大利等,涉及餐飲、中央廚房、食品貿易、食品科技、健身室及親子樂園等業務。

投資署會協助它們尋找推廣機會、聯絡地產商等;在拓展海外業務時,署方全球35個辦公室亦會盡力協助達成出海項目。

港市場多元國際化 運輸易食客可嘗鮮

有90年歷史、現時約有30間分店的鰻魚批發老字號「うなぎ四代目菊川」,去年11月首度進駐香港,於銅鑼灣開設第一間鰻魚飯專門店,並計劃明年1月於尖沙咀開設分店。該品牌中華區總經理張梟珩直言:「一間日本餐廳或企業若想拓展國際業務,首選必然是香港。」他認為,港人熱愛日本菜,香港有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且市場多元化及國際化,能讓更多國際訪客嘗到品牌欲呈現的食材與料理,故新冠疫情前已計劃進軍香港。

張梟珩指出,銅鑼灣店的面積雖不足2,000平方呎,但投資額逾兩億日圓(折合約1,050萬港元),旨在還原正宗的日式用餐氛圍與品質。他續說,其鰻魚主要產自內地,香港有許多日本的運輸或貿易公司,可輕易通過它們把食材運送到港,「例如今天訂貨的生魚片,次日即可送到抵達香港,時間上與日本的店無異。」他指鰻魚從養殖場運往香港需時約5小時,抵達店舖才現殺現烤,讓食客可以嘗鮮。

他表示,落戶香港的過程中曾面對許多法律與制度上的問題,投資署向他們提供市場建議,又協調解決簽證與處理炭火使用等事宜。展望未來,張梟珩指疫後香港復甦勢頭好、營商環境佳,現時店舖每日生意火爆,座無虛席。他透露,計劃在香港開設四五間分店,考慮的選址包括尖沙咀、中環及機場等。品牌希望未來10年至20年持續在港經營,原本希望約5年實現在港業務收支平衡,「以現時的受歡迎程度,有望提前達標。」他透露,香港開業後已吸引了美國洛杉磯及新加坡等市場的關注,為品牌進一步國際拓展奠定了基礎。

浙江菜去年港開店 今港交所上市

浙江菜品牌「綠茶」自去年9月在港開設首間分店起,至今已擴充至合共7間分店兼在港交所上市。其集團副總裁陶冶表示,香港店每日高峰時段均大排長龍,食客人均消費約160港元,高於內地的60元至70元人民幣。針對香港租金及人工成本較高,品牌採取針對性策略,包括保持相對性價比,以及菜品差異化,例如與浙江菜大師推出香港限定菜品等;以及利用成熟供應鏈運輸菜品,包括部分食材從深圳當日運抵,本地採購新鮮蔬果等,強調所有菜均為門店現製作,無預製菜。

陶冶坦言,剛進駐香港時亦曾因知名度不高而出現招聘困難,但隨着分店愈來愈多且薪金略高於市場水平,人手問題已解決。

他亦感謝投資署協助,包括推薦本地服務商、協助解決簽證等問題,讓其職員能順利到港工作。他認為,在港發展勢頭強勁源於覷準香港浙江菜市場的空白,能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又指不少投資者通過親身體驗後作出投資決定。陶冶以「機會與挑戰並存」來形容香港的市場環境,除了同業的激烈競爭外,還要應對港人北上消費的影響,但香港經濟暢旺且人均收入高,加上港股復甦帶動消費等因素,為品牌發展提供動力。他透露,品牌以香港作為連接國際的橋樑,未來數月將在新加坡、曼谷及澳門等地開設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