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早前表明會參考英國、新加坡等地政策,檢視本地大學收生時不同學生類別的學費水平。

其中,英國的公帑資助專上院校的學費一般分兩級:較低的「本地生」學費和較高的「海外生」學費,而私立院校通常只設一級學費。即使是英國國民或擁有英國永久居留權者,除非是難民身份等極端情況,否則亦需要符合居住滿三年要求,方能享有較低「本地生」學費。

新加坡則把入讀大學者分為四級,學費亦分為四級,以新加坡公民學費最低,其次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第三級為來自東盟國家的國際學生,第四級則是其他地區的國際學生,他們要付的學費最高。

就政府資助專上教育而言,即使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仍要繳付較公民高約60%學費,並規定須在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三年。他們只有在成為永久居民兩年之後,才可申請成為公民,繼而在公帑資助大學中支付最低的資助學費,而新加坡公民則無規定在畢業後必須留在新加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