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現場瀏覽檔案時發現,當年在廣東舉辦的六運會、九運會上,港澳元素已經多次閃現,「聯合辦賽」的理念早有雛形。而其開創的「賽事搭台、多方參與」模式,更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體育融合進程中的歷史印記。

為舉辦跨境體育賽事奠定基礎

「應國家體委邀請,以霍英東先生為團長的香港參觀團一行57人,以馬萬祺先生為團長的澳門參觀團一行19人,將來廣東參加第六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並到番禺、海南等地參觀訪問。」這是一份1987年「關於接待第六屆全運會香港、澳門參觀團的計劃」的檔案。由此可知,早在回歸祖國之前港澳地區就深度參與了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為慶賀六運會勝利閉幕,廣東省體育總會還邀請香港參加「六運盃」足球賽,香港足球總會應邀派出香港隊參賽,這既是粵港足球情緣的縮影,也為後續舉辦「省港盃」等跨境體育賽事奠定了基礎。

廣東省檔案館利用服務部二級調研員張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粵港澳合作與交流」主題中,讀者可以閱讀到包括香港足球總會派隊參加「六運盃」足球賽,接待六運會香港、澳門參觀團,澳門首次組團參加九運會,在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開展九運會火炬傳遞活動等20件檔案。

除了邀請參賽的相關檔案外,還有香港煙草公司向六運會贈送340份禮品,價值港幣68,000元;英美煙草(香港)有限公司「為支持(六運會)這項盛事,決定向大會無償提供港幣150萬元作為經費,順祝大會完(圓)滿成功」等檔案。張凌說,檔案中展示的港澳同胞、港澳企業踴躍捐贈支持祖國舉辦體育盛會,是港澳同胞對國家發展的「信心投票」,體現了粵港澳一衣帶水、守望相助的血脈親情。此外,港澳體育代表團參加全運會,標誌着港澳地區正式融入國家體育體系,在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同時,與祖國體育事業緊密相連、共同發展、共享榮光,同時也證明了在「一國」的框架下,差異化制度完全可以轉化為協作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