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對等關稅」定於8月1日生效,多名經濟學家預測,若關稅政策不變,到年底前企業終將因承受不住財務壓力而被迫調整售價,通脹高峰將於明年出現,屆時關稅影響將逐步擴散至美國整個經濟體系。
關稅影響逐步擴散
美國陸續公布針對各國的新關稅稅率,美媒Vox Media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仍充滿不確定性,到目前為止企業尚未大幅調漲價格,主要因為多數國家的關稅還沒開始徵收,因此關稅對物價的衝擊並未完全顯現。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增長2.7%,高於5月的年增幅2.4%,食品、住房和二手車的價格漲幅甚至更高,這是通脹可能正攀升的第一個跡象。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若關稅政策維持不變,物價將持續呈現上升趨勢。
特朗普政府指控關稅將推升物價的說法不實,但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分析師科雅表示,「我不認為通脹預測有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麻省理工學院高級研究員霍農也指出,現在物價漲幅還不明顯,但到8月底時回過頭來看便會發現,關稅真的推升物價上漲。
投資研究機構晨星公司美國經濟首席分析師卡德威爾預測,通脹高峰不會出現在今年,而是會落在明年。關稅影響屆時將逐步擴散至整個經濟體系,且影響將非常劇烈,因為即使那些與美國已敲定貿易協議的國家,如今也面臨過去難以想像的高額關稅。在新冠疫情後,消費者已飽受通脹壓力之苦,因此企業目前不願大幅調漲商品價格。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關稅恐致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平均損失2,300美元(約1.8萬港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