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八)昨出席中銀人壽第十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2025開幕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特區政府今年5月公布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落實推行30項措施,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在變局中為本港打開新天地。「中銀人壽第十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昨起一連三日(7月31日至8月2日)舉行,設有近200個展位,精選最新的智齡科技、跨境養老、金融服務與金齡生活方案,有調查預期亞太區養老市場於今年達到4.56萬億美元(約35.57萬億港元),顯示銀髮經濟商機龐大。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昨形容,是次展覽屬本港規模最大的展覽之一,他亦相信推動銀髮經濟,不單能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亦能透過新興產業和業務,為香港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由黃金時代基金會主辦、中銀集團人壽保險冠名贊助的「中銀人壽第十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昨在會展舉行,日本、菲律賓及本地的政商社領袖出席開幕典禮。今年展覽以「十年創新·從銀到金」為主題,設有近200個展位,涵蓋六大主題,包括財富金融與跨境養老服務、時尚生活、創新安老及智慧養老服務、長者友善社區、醫療與健康及數碼科技應用,全面展示各個銀齡產業的創新產品、服務及實踐方案,為金齡人士(意指50歲或以上)勾畫未來生活藍圖。同時,高峰會亦策劃超過50場專題論壇及互動工作坊,為推動智齡產業發展、塑造可持續銀齡社會注入創新動能。

銀齡展200展位涵蓋六主題

本港老年人口正在快速增長,直到2043年,香港將有超過三分之一人口是長者,料對個人護理和醫療保健、休閒娛樂、金融服務等領域的銀髮產品和服務產生巨大需求。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主持的該工作組,今年5月公布了涵蓋5大領域的30項措施,包括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和釋放銀色生產動力。而貿發局亦率先在更多展覽加入「銀髮經濟」元素,加強推廣相關產品和服務。

卓永興昨致辭時透露工作組最新進展,其中在促進「銀色消費」方面,他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直與業界及持份者合作,透過展覽及零售特許經營、電子商務及餐飲等,吸引更多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經濟涵蓋的領域廣泛,從長者友善設計、醫療融資安排,以至樂齡科技,需要整個社會支持,包括商界、社會領袖和學術界,攜手完成這項使命。

港金融機構提早作出布局

銀髮市場潛力龐大,亦吸引了不少金融機構提早作出布局。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昨表示,該行致力打造銀髮市場生態圈,推出多項配合銀髮族需求的產品,並以旅居養老、居家養老及跨境養老三個方向進行,並預期跨境養老有望於下季推出,會與醫療機構合作提供服務。他提到,該行早前推出「旅·心活」旅居體驗計劃,適合60至70歲人士參加,該行同專業服務夥伴建立旅居網絡,提供18個宜居的城市,為客戶提供旅居安排,旅居網絡覆蓋杭州、成都、青島、南京、福州、長沙、大理、三亞、黃山、珠海及8個大灣區城市,目前中銀人壽約有10萬名客戶符合資格參與。

另外,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引述新加坡2022年一項調查指出,預期亞太區養老市場於2025年達到4.56萬億美元,顯示銀髮經濟商機龐大,而時至今日,她甚至看好區內養老市場應高於有關的預測。她又形容,現時香港金齡人士是歷來最健康、教育水平高及工作經濟最豐富的一代,而且經濟條件好,購買能力高,只是未完全釋放出來。她提到,以往政府推動安老服務,主要是以照顧基層為主的褔利服務,社會上約有76%無接受政府的資助,他們要在私營市場尋找所需產品及服務,故市場潛力龐大,產品及服務供應商可按其需求提供新產品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