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31日)在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結束後,表示由即日起將「太空油」正式命名為依托咪酯。今年1月至6月,香港上半年有43 407宗罪案,與去年同期比較下跌4.2%。這是香港自2019年「黑暴」以來,罪案數字首次回落。破案率為26.4%,跟去年同期相若。暴力罪案有4,361宗,比去年同期下跌15.4%。破案率為55.1%,與去年同期比較上升5%。大部分罪案均錄得下跌,特別是傳統罪案,例如行劫案、爆竊、傷人及嚴重毆打和盜竊等,下跌的百分比大約由11.3%至34.9%,部分更創歷史新低,例如行劫案和傷人及嚴重毆打。
而錄得上升的罪案主要是嚴重毒品案和詐騙案。嚴重毒品案今年上半年有591宗,比去年同期上升2.4% ,其中大約四分之一是與依托咪酯有關的嚴重毒品案。至於詐騙案,今年上半年有20 ,760宗,比去年同期上升4.3%,佔整體罪案約四成八。雖然案件宗數錄得上升,但升幅由2023年開始放緩,2023年當年的詐騙案升幅是超過40%,到2024年下降至大約11%,而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到4.3%。涉及騙款則有35.4億元,比較去年同期下跌21%。
網上騙案佔整體詐騙案接近七成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6%。網上騙案上升主要由網上求職騙案和網上購物騙案的上升所帶動。網上求職騙案當中九成七利用「刷單回佣」這個騙案手法。即騙徒以「落單員」這些低門檻、高佣金的職位,欺騙受害人轉錢往充值平台,然後進行點讚或買貨等「任務」賺取佣金,但當受害人投資了一定程度的金額後,騙徒便會挾帶私逃。
針對這種騙案手法,警方加強與國家反詐中心採取聯合宣傳行動,並於7月舉行記者會,詳細交代網上求職騙案最新趨勢和防騙貼士。大部分「刷單回佣」的騙徒都使用傀儡戶口,警方加大針對這些傀儡戶口的執法力度,在今年上半年拘捕了2,446個傀儡戶口持有人,涉及各類型騙案和洗黑錢相關罪案。
而在跨境協作方面,警方去年跟10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地區成立反詐騙跨境合作平台「FRONTIER+」,在4至5月首次採取聯合行動,連同7個平台成員,成功瓦解多個跨境騙案集團,共拘捕1 ,858人,和截獲約1.6億元騙款;6月再與新加坡警方合作,成功搗破一個跨境詐騙集團。此外,透過警方與銀行業界合作的「騙案預警」計劃,主動識別可能已遭詐騙的受害人,至今已成功主動勸阻近5,000宗可疑轉帳,阻截損失逾3.8億元。
鄧炳強又提及,涉及毒品「太空油」方面的數字,首先是被呈報的吸食人數。今年上半年最新錄得被呈報人數有327人,與2024年同期比較上升2.8倍 ,已超過2024年全年的總人數。其中超過六成是21歲以下的年輕人。涉及依托咪酯案件方面,今年上半年有460宗,拘捕了561人,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上升13倍和9倍;檢獲數量亦由2024年上半年大約7,000粒煙彈,急升至今年上半年約25萬粒煙彈,上升高達35倍,情況非常嚴重,當局對這個問題高度關注。
為了防止毒販利用「太空油」這個名目刻意美化含有依托咪酯的毒品,誘騙年青人吸食,令市民忽略這種毒品對身體造成的嚴重損害,當局決定由今日開始將其正名為「依托咪酯」,與大麻和可卡因一樣,直接陳述其毒品的本質。
吸食依托咪酯的後果非常嚴重,例如身體會抽搐、神志不清、皮膚潰爛、身體不受控等類似「喪屍」的狀態;亦會引致內分泌失調,出現脫髮、失憶、性器官變形、潰爛、少女生鬍鬚和聲線變粗等。吸食者更很多時在公眾地方作出猥褻和自殘行為,令他們醜態盡露,尊嚴掃地,更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早前已經錄到33宗懷疑涉及依托咪酯的致命事故,最近亦有青年懷疑吸食依托咪酯而喪命。
為了進一步宣傳依托咪酯的毒禍,當局會於下周日(8月3日)下午3時,在油塘「大本型」商場舉辦大型禁毒活動,屆時會公布新一輪的大型禁毒宣傳詳情。警方亦將會增設一條24小時舉報熱線,同時會有WhatsApp和WeChat舉報平台,方便市民聯絡警方,一起合作打擊依托咪酯的毒害。另外,當局亦會在新學年將依托咪酯納入「健康校園計劃」的校園檢測。
至於為何不選擇命名為「喪屍油」,鄧炳強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市民有不同意見,經研判後,認為命名為依托咪酯較合適,做法與其他毒品一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