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受惠「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優質營商環境,成為財富「聚寶盆」及家族辦公室(下稱「家辦」)聚腳地。特區政府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在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家辦業務發展,了解他們的發展需要,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和相關專業界別的發展優勢,投資推廣署的家辦團隊(專責團隊)今年首5個月已協助50間家辦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較去年同期上升19%,另有約150間家辦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許正宇表示,家辦業務是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投資署委聘的顧問所作研究,估計在2023年底,約有2,700間單一家辦在港營辦,預計很快將增至3,000間。截至2024年年底,香港私人銀行和私人財富管理業務中,來自家族和私人信託客戶的資產規模高達15,510億元,為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和其他相關專業服務帶來龐大商機。
今年已處理查詢跟進個案超300個
數據顯示,由2021年中至2025年5月,專責團隊累計處理查詢及跟進個案共1,704宗,協助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的家辦累計192間;其中今年首5月,處理查詢及跟進個案306個,協助50間家辦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政府在2023年3月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提出多項措施,當中包括稅務寬減,而合資格交易更可獲豁免繳付利得稅。此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及香港財富傳承學院的反應良好,有興趣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的家辦數目亦有所上升。
許正宇表示,據專責團隊及家辦業界所理解,有意或已在港設立家辦的人士,普遍關注的範疇包括相關合規要求、稅務優惠及專業人才供應等。
因應業界所提意見,並為加強「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與在港設立家辦兩者之間帶來的協同效應,政府已於今年3月1日起實施優化措施,包括容許申請人透過由相關《稅務條例》所界定的具資格單一家辦管理,並由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進行「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的投資,將計入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同時,政府亦致力壯大財富管理及家辦人才庫,以滿足家辦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自2016年起,當局推行提升資產財富管理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以培養更多業界人才。該計劃至今有逾4,800宗合資格專業培訓課程的學費資助申請獲批,並為超過1,100名大專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支持業界提供更多專業培訓及學習機會,提升從業員的專業水平。
審慎研究聯合家辦優惠稅制政策
另外,政府已在2025至2026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公布進一步優化單一家辦的優惠稅制的建議,包括增加單一家辦享有稅務寬減的合資格交易種類,例如碳排放衍生工具/排放限額、保險相連證券、貸款及私募債權投資和數碼資產的交易等,以吸引更多家辦來港落戶。政府目標是在今年內制訂具體方案,並於明年提交立法會審議。
有議員提問會否將該優惠稅制的涵蓋範圍擴大至聯合家族辦公室:許正宇回應說,現時的家辦優惠稅制,並不包括聯合家辦所管理的家控工具,原因是聯合家辦一般屬獨立的服務提供者,並非由有關家族所擁有。聯合家辦或會為第三方提供投資管理服務或其他金融服務,實際上與銀行、私人銀行及資產及財富管理公司的業務無異。再者,如不同家族的家控工具由聯合家辦管理,亦難以確定相關家控工具是否符合最低資產門檻和實質活動要求。因此,當局將審慎研究將稅務優惠進一步擴大至聯合家辦的實際效益及對財政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