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消息,7月30日,中國—柬埔寨—泰國三方非正式會晤在上海舉行。柬、泰雙方向中方重申將遵守停火共識,讚賞中國迄今為平息事態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會議是在坦誠、友好和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舉行此次中柬泰三方非正式會晤是中方的最新外交努力,目的是推動柬、泰落實停火共識,為盡快恢復柬泰邊境和平穩定創造條件。

這場自24日開始的柬泰衝突在不到一周內得到有效控制,專家認為,包括中方在內的國際社會所做的積極斡旋為平息事態發揮了重要作用,令柬泰衝突踩下「急剎車」。

國際問題專家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分析指出,雙方之所以能迅速達成停火協議,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泰柬都沒有把此次邊境衝突擴大化的內在意願。儘管一度希望通過武力壓服對方,但雙方均清楚,通過這種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領土爭端。更何況,眼下兩國都面臨重振經濟的國內要務,陷入曠日持久的衝突於雙方都不利。

二是國際社會積極發聲、參與斡旋。兩國發生衝突後,國際社會多方勸和促談。中國等國家為推動局勢降溫、促成談判作出努力,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及東盟也發揮建設性作用,為雙方提供對話平台,這是東盟作為地區組織尋求戰略自主性的體現。

不過,泰柬領土爭端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未來是否會再起衝突也面臨不確定性。雙方能否迅速、切實履行停火協議,將是局勢下一步發展的關鍵,也是停火能否持續的風向標。專家表示,只有雙方相向而行,及時找到化解紛爭的最有效途徑,才更符合兩國自身利益。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