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香港核心競爭力持續穩固,新的優勢正在形成,特區政府昨日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獨特優勢》,聚焦香港投資興業的新優勢、新機遇,以事實和數字說明香港一流營商環境的亮麗成果,向各界和國際社會闡明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內聯外通獨特作用,以及香港未來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精準回應了企業在環球經貿風險形勢下對尋求良好營商環境的關注和需求,是對香港由治及興、砥礪前行、創新突破的重要總結。對接明年國家「十五五」規劃,香港應持續推動良好營商環境,未來進一步推出支持企業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的政策措施,把營商環境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閃亮。

此次報告,是特區政府繼2021年後再度發表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報告向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投資者,詳細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和優勢,全方位說明香港開放、安全、國際化和高效的營商環境。

有力回應企業營商需求

美國發動關稅戰、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國際資本對能提供穩定營商環境的城市和地區十分嚮往。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制度下內聯外通的優勢,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國家經濟穩中有進,超大規模市場更為香港良好營商環境提供強大支撐。今次報告,重點介紹了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運作,照顧到國際聯繫的需要,強調香港不僅一直積極鞏固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擔當「一帶一路」重要功能平台角色,而且堅持維護國家安全、法治和廉潔精神,確保香港市場自由流動,金融投資、供需買賣、商業諮詢等活動順利開展,市場資訊及數據自由流通。報告傳遞了香港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創造更好投資和營商環境、支援企業分散風險的重要信息,有力回應了世界各地企業在貿易戰陰霾下對外尋求投資機遇,重新配置全球資金的營商需求。

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國際化獨特優勢日益彰顯,來港營商投資的經貿活動與日俱增。今次報告,凸顯了香港擁有穩定營商環境,發展前景亮麗,是配合香港由治及興新發展的重要說明。特區政府聯同工商界持續走訪不同國家和地區,加強對外推廣香港的優勢及機遇。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年5月便率領商貿代表團完成任內第二次中東之行,進一步接通中東市場。香港拓展對外友好交往,越來越多新市場的企業希望加強與香港經貿聯繫,搶抓合作項目。報告向各界和國際社會匯報了香港最新營商情況,讓企業更好了解香港的經濟發展、投資政策,掌握更多第一手情況,有利尋找合適的投資夥伴,加快在香港部署中國以至全球市場的開發計劃,精準指明在港營商、投資香港就是投資未來的重心所在。

對接「十五五」優化營商環境

今次報告另一個鮮明亮點,就是讓事實和數字說話。報告從資金持續流入、國際排名上升、招商引資動能、大批人才匯聚等成果,聚焦香港良好營商環境的方方面面,指明香港充分運用「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增強了香港在周邊地區的競爭力,再次說明香港依然是投資興業的熱土、幹事創業的天堂,大力打破外界對香港營商的質疑和流言。

事實上,特區政府錨定「八大中心」建設目標,增長點推陳出新,深化「互聯互通」、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擴展全球經貿網絡、推動總部經濟發展等措施,創造出許多投資新商機,支持不同企業落戶香港、投資興業,營商環境更勝往昔,連串事實和數字都指明國際資金、投資者和優秀人才,都對來港經商發展事業充滿信心。

中央重視香港用好機遇、發揮所長,實現自身更好發展。面對複雜的經貿環境,國家加大開放力度,歡迎各國各地企業來華投資。今年10月,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研究關於制定「十五五」規劃的建議,香港做好對接國家重大規劃部署的工作,方便明年來港企業及早把握中國機遇,正是香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最好支撐。

未來,特區政府應持續制訂進取的招商引資策略,了解和分析企業透過香港抓準中國發展規劃紅利的訴求,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提供稅務、人才、融資、展覽等支援,加強企業和項目配對,發揮營商更大效益,香港營商環境國際聲譽將更響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