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再度燃起港迷的熱潮。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海報。

當無限城的大門在銀幕上轟動開啟,迎來的是一場與自己成長歷程的深刻和解。《鬼滅之刃》系列之所以對社會文化、價值觀等產生一定影響,除了引發流行語、模仿風潮等,亦因為它能觸及到每位觀眾內心最柔軟的恐懼——那些關於失去、掙扎與重生的共同記憶。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中無限城的空間隱喻直指每個人的心靈圖景——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感到迷失與壓抑的年輕靈魂。竈門炭治郎(花江夏樹聲演)在扭曲走廊中奔跑的身影,亦是我們在人生迷宮中尋找出口的寫照。將這種精神困境具體化為令人窒息的視覺景象,讓每個曾在深夜輾轉反側的觀眾,都能在黑暗中看見自己的倒影。當炭治郎的日輪刀斬破無限城的詭異空間時,我們同時也斬開了自身成長的束縛。

「全集中·常中」不只是戰鬥技巧,更是獻給當代青年的生存寓言。在資訊高速爆發的年代,我們不正就是每天都在進行「呼吸訓練」?善逸(下野紘聲演)從怯懦到覺醒的轉變,精準擊中了Z世代「躺平」表象下的不甘平凡。而伊之助(松岡禎丞聲演)獸性與人性的拉鋸,則映照着每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身份焦慮。這些角色的呼吸節奏,已經成為觀眾調節生活頻率的隱秘指南。

真正觸動核心觀眾的,是作品對「正邪」界限的模糊處理。當上弦之鬼回憶生前往事時,我們看到的不是為反派洗白,而是對「惡之成因」的深刻探討。這種複雜性正好呼應了當代年輕人拒絕非黑即白的價值觀——我們理解鬼的悲哀,卻不因此否定斬鬼的必要。這種充滿張力的道德曖昧,正是作品與愛好者建立心靈契約的關鍵密碼。

蝴蝶忍「以毒攻毒」的終局、音柱「華麗爆炸」的退場,這些極具儀式感的犧牲場景,實則是對「何謂有意義的人生」作出終極質問。在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這些角色用生命演繹的純粹信念,為我們重新感知身體,感知當下,幫助在混亂的情緒當中找回重心。當大家為這些場景淚流滿面時,其實是在悼念自己曾經放棄的某種純真。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的真正價值,在於它用動畫語言構築了一個讓集體創傷得以安放的儀式空間。當我們跟隨炭治郎在無限城中突圍時,猶如在進行一場關於自身成長的除魅儀式,以及完成一代人的精神成人大典。銀幕上的日輪刀光,終將照亮我們各自現實中的無限城迷宮。●文︰徐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