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央視網報道,2025年是習近平在浙江推進加快建設文化大省,部署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20周年。20年來,在「八項工程」戰略引領下,浙江文化建設實現繁榮發展。

以文化力量推動經濟發展

「寧波由『奉幫裁縫』發展出服裝產業,溫州因『其貨纖靡,其人善賈』形成了皮鞋、低壓電器、打火機、眼鏡等特色產業群……」2006年10月30日,《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刊發習近平撰寫的《「文化經濟」點亮浙江經濟》一文。文中,習近平列舉浙江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的案例,盛讚浙江人「善於向經濟活動中注入更多文化內涵,以文化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

動漫產業是之江大地文化經濟發展的一個生動註腳。

2003年,浙江被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彼時,浙江的動漫產業幾乎為零。短短兩年後,2005年2月,杭州市獲得我國第一次國家級國際性動漫盛會的舉辦權。

同年4月,習近平來到首批國家重點動漫企業之一的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考察。習近平一下車,就來到該公司的動畫製作辦公室調研。

也是在2005年這一年,習近平親自為浙江部署實施文化建設「八項工程」。其中,文化產業促進工程赫然在列。

次年4月,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舉行。習近平會見來賓,並對浙江動漫產業寄予厚望。此後,中國國際動漫節永久落戶杭州,浙江也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動漫產業中心。

他鄭重要求:「必須像支持發展民營經濟那樣,進一步放開放活,突破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瓶頸,打開文化產業發展的閘門,搶佔文化產業發展的先機。」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經濟」的關注一以貫之。更多文化與經濟融合的新潮流在中華大地孕育生長。

浙江經驗推廣全國多地

湖南,瀏陽河蜿蜒流淌,被譽為「中國V谷」的湖南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就靜臥其第八道彎處。如今,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從一個城中村,蝶變為創意迸發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個文創產業園考察。當看到這裏通過文化與科技的巧妙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時,總書記肯定二者的融合「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

「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裏面的人文經濟學。」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專門布置下這個任務。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從始於浙江的探索到全國多地實踐,中華大地的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給出有力的證明。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突破159億元,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標誌性符號;「文博熱」持續升溫,「非遺+」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國潮產品消費吸引力持續攀升……據統計,2024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規模超19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之江潮湧,文脈綿長。恰似鳳凰棲梧桐,千年文明基因融入文化產業血脈,碰撞出越來越絢麗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