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冶、林凱 吉林報道)自7月中旬以來,受集中強降雨及山洪疊加影響,吉林省部分地區遭遇水災汛情。短時強降水導致當地道路、房屋、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遭受不同程度損毀。
在吉林集安,此次水情主要集中在周邊鄉鎮,清河鎮、花甸鎮、財源鎮等地均有不同程度損害。財源鎮哈塘村村民李先生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7月24日,村內一座建於2001年的哈塘橋在此次洪水中被完全摧毀,村中部分農田也未能倖免於難。從集安市向南方向行駛,約60公里可抵達清河鎮,當地居民表示,沿路兩側就可以看到大片田地倒伏,房屋受損。
此外,集安市地多個參農種植戶的人參地在大水中被厚厚的淤泥雜物覆蓋、參棚損毀,體量較大的種植戶損失幾十萬元人民幣。
「這場突降的大暴雨,讓很多種植戶損失慘重。」在花甸鎮,集安市「吉魏農業」種植戶魏先生介紹,人參的種植周期很長,而且非常『嬌氣』,人參一旦被水浸泡,幾乎沒有補救的辦法。人參埋在地下,土壤被水泡過以後,再疊加夏季的高溫,很可能就在幾天左右就開始腐爛了。魏先生也告訴記者,還有許多野山參被大水沖走,「聽說最近有人在下游撿到了被水沖走的人參,甚至還有些其他珍貴的山貨藥材。」
暴雨後,集安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目前所有受災失聯村道路全部搶通。
長春市區內澇侵襲
與此同時,吉林省會長春市區也未能躲過內澇侵襲。光復路——這座城市著名的小商品與日雜百貨批發集散地,以及匯聚眾多印刷品製作店舖的上海路,均出現積水倒灌情況,湧入沿街商戶。大水退去,天空放晴後,商家們紛紛展開自救行動。記者看到,光復路兩側的人行道及空地上,鋪滿了商戶們從水浸店舖中搶救出的各類商品,正利用陽光進行晾曬。一位商戶指着被水泡透、晾曬中的貨物無奈地說:「客戶定製的一批文創扇子和企業宣傳冊全泡湯了,這一下損失就超過兩萬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