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香港航空業持續復甦,各航空公司積極招攬及培訓人才。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之前機師不足問題已暫時解決,惟機場運作仍然缺乏大量人手,業界認為未來幾年需要增加約幾千名外勞配額。有航空公司代表指出,目前的航機不足,預計當預訂的飛機付運抵港後,香港運力將進一步提升。

易志明表示,香港的航空業仍未完全恢復,一些國際航空公司無法調撥飛機來港,「因為俄烏衝突導致一些空域封鎖,並非香港能解決的問題。」隨着香港機場第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機場容量增加50%,希望來往香港的航班增多。他指出,機管局去年推出計劃鼓勵航空公司開通更多航線及增加航班,取得不錯的成果,已有航空公司開通逾20條航線。

與政府商討貨運豁免有進展

近年有航空公司引入受培訓的非本地培訓機師,易志明指缺少機師是全世界航空業都面臨的問題,因此香港一定要加強本地培訓。惟他指出,業界近期反映缺乏飛機修理、航空餐、清潔與地勤等機場運作的人手,相信未來5年至少要額外增加數千個輸入外勞的配額,才足以應付所需。

除了客運,他認為貨運同樣重要,但現行出入口條例下,貨物進出香港仍受諸多限制。他透露,正與政府部門商討落實豁免程序並獲一定進展,例如最近容許鮮活食品包括海鮮、蔬果經飛機到港後進行簡易程序,便可通過港珠澳大橋直達珠海,「希望通過這些方法,吸引更多貨物經香港出入口,對機場整體運作有幫助。」

埃及航空公司機場經理顧先生表示,人手方面暫時已紓緩,但航機數量不足,在客機方面公司已訂購16架飛機,全部正在等待付運來港,預計今年底抵達,屆時運力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