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為帶動本地醫療教育和研究發展,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聯同醫管局與香港兩所醫學院合作,為醫教研人才開闢專屬的雙軌發展途徑。有業界代表指出,該個發展途徑對醫生和病人來說是好事,醫生可以在臨床服務之餘進行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或對病人有效益,但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關注,醫生分薄部分工時用於科研,公院相關部門必須作出相應安排,以確保臨床服務不受影響。

西醫工會:為生物科技公司落戶港鋪路

香港西醫工會會長陸偉亮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醫生非常有研發精神,但大部分時間都用於臨床工作,他認為開闢專屬醫教研人才的雙軌發展途徑,對本地醫生和病人都有好處,醫生可以利用醫院的大數據,和大學內的實驗室做實驗的成果應用於病人身上。他認為雙軌發展途徑是為進行醫藥研究、生物科技公司落戶香港鋪路。

林哲玄表示,公立醫院有不少病例和數據,可以為臨床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源,但一直以來醫生的工作十分繁忙,公立醫院也沒有為醫生提供研究方面的支援,例如研究助理和統計等,因此同時進行醫研工作並不容易。

他認為整合資源,可以幫助公立醫院醫生進行臨床科研,擴大臨床科研的規模,吸引有志於科研的醫生加入,但他指出醫生無可避免被分攤部分工時用於進行科研,公院相關部門就必須作出相應的安排,以確保臨床服務不受影響。

對於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期望新措施吸引更多有志從事臨床研究,以及創新工作的非本地培訓醫生落戶香港,進一步壯大醫療人才庫,林哲玄表示,香港不缺乏科研人才,但作為國際都會,歡迎全世界的科研專家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