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香港館」體驗AI產品。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現場人氣持續攀升。香港貿發局連續第三年參與,聯合香港數碼港、香港科技園公司,組織18家香港人工智能企業參展,設立「香港館」,展商數量再創新高。一批港企AI產品嶄露頭角,包括可以上月球的機器人、突破人類外科手術限制的柔性機器人系統、AI影像創造平台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香港館」重點展示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及其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其中首次參展的香港空間機械人與能源中心,作為InnoHK研發中心,其專注於航天科技的研發,為國家嫦娥八號探月任務的國際協作作出貢獻。數字王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則展示了由AI人工智能驅動的影像創作方案「漢堡」,以及一站式AI影像創作平台「AI DOMAIN」,協助創作者為網上平台量身製作高質量短片。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帶來全球首個用於微創神經外科手術的柔性機器人系統MicroNeuro,以應對於脆弱腦組織與狹小空間進行手術的挑戰,突破人類外科手術限制。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在高端人才、科研基礎、國際市場聯通和金融支持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正成為推動AI產業融合與技術出海的重要平台。鍾永喜表示,AI的真正價值在於「AI+」的產業結合,而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擁有天然的全球市場通道和產業資源對接能力。在他看來,越來越多在內地取得成功的AI應用正在香港實現版本升級,並向國際市場延展。

初創企業成為AI創新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動創新力量破繭成蝶,大會今年的「Future Tech 未來之星創新孵化展區」,集結全球最具潛力的AI初創企業,其中,三家「香港館」初創企業,包括開發AI驅動教育和心理學生態系統的願途、專注政企AIGC技術的微投智控,以及專注工業AI運維及智識管理的友圖科技,獲選入「WAIC 2025未來之星」,顯示出香港AI初創企業在全球舞台上的潛力與競爭力。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新及業務發展總監簡依雯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香港企業在AI場景應用方面非常活躍,如果從行業維度來看,可以涵蓋很廣泛的多項產業,包括交通與城市基礎設施管理,企業服務,商業與生活場景系統等。另外,香港科技園作為全港最大的創科園區,目前園區內共有2,300家企業,來自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將進一步深化「AI+」場景落地,擴大投入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