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沛林遷居雲南松山後,每天早上都會寫毛筆字或者畫畫。

來到廖沛林居住的地方,他準備給我們寫一幅毛筆字,轉頭吩咐女兒:「紙筆伺候」,女兒趕緊回應老人家,「好好好,這就來。」在廖旭紅的印象中,父親一直是這樣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對自己和哥哥要求也很嚴,「我一直都很怕他」。雖說怕,廖旭紅卻緊緊跟隨在父親身邊,悉心照顧着他。

「就算搭個棚子,也要住到松山去」

廖旭紅說,早在五六年前,父親就提出了想遷居到松山的想法,可那個時候哥哥和她都還沒有退休,無法跟着他到松山來,沒人照顧肯定不行。父親也很倔強,經常都說:「我不用你們照顧,我自己去松山,就算搭個棚子,我也要住到松山去。」今年,廖旭紅退休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了簡單的行李,陪着父親來到了松山。

廖沛林9月份就滿百歲了,但看起來神采奕奕,還保留着軍人的風采,最關鍵的是,他到現在沒掉一顆牙,也幾乎不生病。在松山的新居,廖沛林生活非常規律:早上七點按時起床,早餐後練字、畫畫一個多小時,午飯後,他就動身去松山抗戰遺址和遊客們交流。下午回到家,晚飯後差不多七點就睡覺了,一日三餐該吃什麼吃什麼,該吃多少吃多少,這就是他100歲不生病、不掉牙的原因。

廖旭紅說,看到父親健康快樂,特別是能在100歲時實現他自己的心願,做子女的發自內心地開心,今後,她和哥哥就輪流到松山來照顧父親,陪伴在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