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城

1978年,在佳藝電視台工作時,認識了唐基明,那時已貴為編導,負責拍攝推理劇場。這節目的構思源出劉天賜,執行的工作落到我頭上,為隆重其事,我跑到日本跟松本清張洽談版權。承先生好意,無償送了幾個小說版權給佳藝,而他所得代價,不外是一對鍍金高仕原子筆。製作部派了唐基明來拍第一個劇集《繩結》,因而我有機會跟他接觸。唐基明負上重任,顯得有點緊張,不住地說「務必要拍得好」。我知道要拍得好,一來是為增加7月攻勢的威力,二來則是為自己打響招牌。這種心情我了解,編劇王學文卻不作如是想。

編劇跟導演間往往會有大小不同的矛盾,唐基明、王學文同是無綫(TVB)同事,私底下是好朋友,既如此,好辦事。事與願違,兩人碰上,勃谿時起,鬧至一發不可收拾。學文忠於原著,松本橋段照搬便可;基明要求畫面完美,有別無綫,各執一詞,險釀衝突。我處身其中,順得哥情失嫂意,窮於應付。我問唐基明可否作出某程度上的讓步,編劇時間不多。唐基明說︰「我不是為難他,這個劇本拍出來,肯定不會討好觀眾,所以我要他改。」學文已改了3遍,再改,要辭職不幹了。唐基明托了托快要掉下來的眼鏡,「是嗎?那咋辦?」為平息雙方怒火,我花了一個通宵把劇本檢看一遍,在個別地方改了一下,再讓唐基明看。他抿抿嘴︰「是好了點兒,仍然不夠理想。」

這時,已到開拍日期,真拿他沒辦法,只好說︰「唐大哥,你再看看唄,要修改,儘管改好了,我不介意!」電視台本是流水作業,不是什麼藝術平台,沒劇本就不能拍。電視台不能等,節目可要準時出街呀﹗不能脫期!

唐基明終於拍成了《繩結》,成績不錯,我落下了心。跑去恭喜編劇王學文,他撇撇嘴,不屑地說︰「這與我何干?那根本不是我的劇本,阿唐不尊重我!」怎會呢?唐基明不是那種人,只是要求高一點,每個導演皆如此!視而優則影的一齣《殺出西營盤》,驚動影壇。唐基明翩翩富家子,灑脫自如,寓工作於娛樂,作品不多,是觀眾的損失。

佳藝一別,鮮有見面,去年重逢,風采依然,年紀長,注意運動,周打乒乓一次,身體結實,再不願舊調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