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員努力搶修電力系統。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 攝
●關愛隊協助居民。民政總署社交網頁圖片
●昨晚有大廈居民撤離。民政總署社交網頁圖片

酷熱天氣下,土瓜灣益豐大廈前日下午因爆鹹水管水浸電錶房,導致大廈全部4座共逾900戶、約2,000名住戶,以及兩間安老院舍停電停水,單位頓變高溫蒸籠,住戶頻呼「好辛苦」。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水務署、機電工程署、區議員和地區關愛隊急市民所急,隨即動員到場通宵協助居民,義工從高層將行動不便長者揹到地下,政府部門迅速安排車輛接載居民到附近三間社區會堂和社區客廳暫住,並為安老院舍提供臨時電力用風扇降溫。截至昨晚10時,仍有一幢大廈未恢復電力,政府人員、關愛隊人員守護居民度過漫長黑夜。●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蔡學怡

益豐大廈前日傍晚發生爆水管,懷疑有水流入電錶房,更曾冒出火花和白煙。消防到場將火救熄,無人受傷,但火警導致跳掣,全部四座大樓大停電,所有單位一度陷入漆黑之中。其中,A座及C座的供電設施因受鹹水淹浸嚴重損壞,中電迅速到場接駁臨時供電,並督促註冊電業承辦商配合安裝臨時電掣櫃及電線鋪設。

截至昨晚10時 三廈恢復基本供電

為盡快幫助受影響市民,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聯同九龍城區議員及民政事務處,昨午召集八部門溝通會議,除政府多個部門及中電代表外,大廈法團、管理公司及工程人員亦出席會議。會上,機電工程署成功協調中國建築提供緊急支援,火速推進臨時供電工程。經過一天通宵搶救,截至昨晚10時,三幢大廈已陸續恢復基本供電,全部四座大廈的公用設施電力,公共走廊照明、食水供應及升降機亦陸續恢復正常,惟C座未恢復單位內的供電。

民政事務總署昨在社交專頁表示,前日傍晚得悉益豐大廈停電後,九龍城民政處、九龍城區議員聯同九龍城區關愛隊馬上啟動支援機制,動員12隊關愛隊共約80名隊員及義工在場提供協助,讓有需要人士迅速得到適切支援,其間有派發應急物資包括支裝水、乾糧等。民政處亦與警方一起巡視大廈,包括探訪兩間安老院舍約40名院友,了解居民需要,並協助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入住3個臨時庇護中心。

馬頭角社區客廳24小時開放

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胡皓文昨日聯同關愛隊探訪大廈的安老院舍長者時表示,由於A及C座的電掣損毀較嚴重,搶修團隊會以臨時搭建物取代原有電掣,希望先恢復供電再完成整個電掣的維修工作,並開放紅磡及啟德社區會堂庇護中心,讓有需要居民使用。

另外,馬頭角社區客廳亦會24小時開放,為有需要住戶提供淋浴和住宿支援。

關愛隊事故後1.5小時內設服務站

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社區支援體系在此次危機中發揮關鍵作用。他形容,今次事件中區議員和關愛隊的分工非常明確。關愛隊在事故發生後1.5小時內即在A座設立服務站,70名義工日夜輪值,承擔前線協調工作。他們負責解答居民疑問、協助高層長者撤離、引導居民前往紅磡社區會堂等臨時收容中心,並在電力恢復後協助居民返家。有義工連續值守逾12小時,往返高樓層達數次。

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主力進行跨機構溝通,實時追蹤搶修進展,並將關鍵資訊整理傳遞予關愛隊及居民。部分區議員及關愛隊隊員更持續駐守現場逾30小時,協調各方資源。

土瓜灣北關愛隊義工林榮鎮表示,前日傍晚6點半,相關部門已發起義工召集,該區域的關愛隊迅速回應,並於當晚7時左右在益豐大廈設立首批流動服務站,在各方協助下,關愛隊隊員及義工井然有序地安排居民入住三個臨時庇護中心,分別位於紅磡社區會堂、啟德社區會堂及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

林榮鎮指出,益豐大廈是一幢較老舊的樓宇,居住着許多行動不便的長者。因大廈斷電後內部漆黑,義工聯同警方積極提供幫助,對於居住在10樓以上的長者,他們會攙扶或背長者下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婆婆在警方及義工的攙扶下從14樓下樓,耗時約半小時,婆婆亦一直在堅持,令我非常動容。」

他並提到,部分關愛隊隊員從前日夜晚6時半一直忙碌到昨日早上8時,連續工作近14個小時。在昨日午夜3時半左右,益豐大廈B、D座及部分公共區域恢復供電,隊員與義工又協助願意返家的居民,在民政事務處的配合下將他們送回大廈。

他形容由於本次行動有多方力量的協作與配合,讓益豐大廈居民的安置與返程工作得以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