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蘇榕蓉 北京、福州報道)7月26日,台灣民意代表「大罷免」進行首輪投票,國民黨完勝,守住全部24席。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7日應詢指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情況。民進黨當局出於「台獨」本性和「一黨獨大」野心,不顧島內民生福祉,一再挑起政治惡鬥,不擇手段打壓政治異已、製造「綠色恐怖」、加劇社會撕裂,充分暴露出「假民主、真獨裁」的虛偽面目。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島內人心民意,不得人心。
島內學者何溢誠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賴清德所掌權的民進黨當局這一年多來,內政不修,罔顧民生經濟,面對美國關稅大棒卑躬屈膝、進退失據,導致新台幣大幅升值,出口企業喪失價格競爭力,到頭來就只跪舔出個寂寞;政爭不休,以倒行逆施的方式,濫用行政資源與檢調系統霸凌在野黨並企圖一舉團滅。賴清德及民進黨一旦選擇站在60%民意的對立面,那就只有再度被選票教訓的份,接受民眾力量的洗禮。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賴清德之所以進行這場政治豪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其一,島內「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令賴清德當局感到施政受掣肘,希望藉由「大罷免」回到蔡英文時期的「全面執政」狀態。其二,「賴清德性格執拗、好鬥,對政敵的鬥爭無底線」,賴清德在過去的政治鬥爭中頻頻獲勝而迷失自我。其三,個別民間團體甘於衝鋒陷陣,賴清德自然願意利用這些民間團體進一步搞垮國民黨,即使不成功,也可以讓他們背黑鍋。
賴清德的政治豪賭徹底破產
島內輿論27日認為,台灣選民們用選票表達對賴清德當局獨裁專斷、忽視民生、破壞兩岸關係的不滿,讓「台獨賭徒」賴清德的「政治豪賭」徹底破產。《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大罷免」打開了台灣人彼此仇恨、互相撕咬的潘多拉之盒,此後台灣將不再美麗,只剩下分裂與敵意。台灣作家楊渡表示,這是台灣社會善良風氣被破壞最嚴重的一次,「大街小巷都是罷團的叫囂,他們到各個地方逼人表態,欺壓善良沉默的老百姓,搞得民間生活大亂。」
廈門大學台研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受訪時表示,賴清德、綠營「青鳥」折騰了半年多的時間,支持罷免的仍然只有40%左右的選票。這就為藍白合作,為盧秀燕、蔣萬安、黃國昌等人在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團結起來打敗賴清德提供了機遇,「賴清德有可能成為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唯一一個只能當選一屆的領導人。」
周小柯指出,現在擺在賴清德當局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反思和回頭路,不繼續在兩岸問題上挑釁,不繼續在島內搞「政治追殺」,這會有助於島內政治惡鬥氛圍往緩解方向發展,也為賴清德自己留些餘地;另一條路是繼續一條道走到黑,令島內政治對抗、社會撕裂的氛圍進一步加劇,賴清德也難免會成為「跛腳」最嚴重的台灣地區領導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