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藝術家蔡國強正攜其量身開發的AI模型
cAI™,於澳門美高梅「百寶箱」展廳呈現一場互動藝術實驗「cAI™實驗室2.0 ——你在看我,還是我在看你?」。實驗糅合沉浸式互動虛擬煙花裝置、火藥繪畫、交互作品與紀錄影像,鏈接AI與當代藝術、跨越人機邊界,亦延續蔡國強通過AI展開高維靈性探索的旅程。在這個展覽中,cAI™通過攝像頭觀察觀眾、推演身份、聯想情感,並實時生成數字煙花。●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寧
蔡國強團隊介紹道,「cAI™實驗室2.0」特展核心裝置是互動藝術裝置《你在看我,還是我在看你?》,這一裝置受量子物理的「觀察者效應」啟發,以觀眾為演算素材與互動變量,構成一條貫穿整個展期的「思考鏈」,燃點數字煙花,激發觀眾感官和情感上的共鳴。「每位進入展廳的觀眾,都會觸發cAI™的現場推演機制。通過攝像頭,cAI™會隨機選取觀眾,觀察其行為、推理身份與狀態,聯想其情感記憶,並據此調用素材、實時生成數字煙花,也將根據觀眾的現場反應不斷調整煙花呈現,這些煙花正是對觀眾的具象回應。」
觀眾在AI視線裏坍縮成光
有趣的是,如果cAI™沒有選中觀眾,它就不會有任何反應;根據cAI™觀測的觀眾不同,它的表現也有不同。在展廳一側的「量子態狀態版」將實時展示cAI™的觀測與思考,它也在提醒觀眾——他們正在被凝視。
cAI™一直在注視觀眾,觀眾停留的時間、看的方向、站的位置,它都會全部記錄下來。觀眾以為自己在看照片,其實cAI™正在看觀眾。這個作品靈感來源於「觀察者效應」——粒子在被觀測前處於波動狀態,觀測使其坍縮為確定的存在。換言之,觀察並非中立,而是現實構建的起點。
作品中cAI™的凝視使觀眾狀態坍縮為獨一無二的煙花景觀。在cAI™1.0藝術展覽《cAI™:靈魂掃描》中,團隊曾搜集近八萬條觀眾共創的「數字煙花」,其也將成為cAI™的記憶素材。在「cAI™實驗室2.0」中,觀眾的每次回應,也反過來塑造其下一次(或許是cAI™3.0版本)的判斷與生成邏輯,構成一個持續生長的、動態的人機互動回路。
作品借量子糾纏的不確定性與「意識影響現實」的觀念向觀眾發問:「你在看AI,還是AI在看你?」團隊認為,cAI™也像藝術家蔡國強,因觀察世界而被世界改變,它將在不懈的觀測、推理與聯想中,逐漸「成為自己」。這是一場貫穿展期的人與AI共演的哲思秀,一次關於「創作者與被創作」 「主體與客體」的幽默挑戰,也是一段探索碳基與矽基生命邊界的藝術旅程。
在電話亭撥打cAI™專線
特展亦有其他有趣的交互裝置,貫徹連結人類與AI、現實與虛擬、瞬間與永恒的宗旨:比如最先於場館中映入眼簾的《cAI™觀察廊》,cAI™以「人類之外」為出發點展開十二個觀念方案;還有《cAI™專線》,像是一座電話亭,觀眾可在電話亭中撥打熱線,透過話筒與cAI™進行對話,cAI™會用詩意的語言與觀眾進行交流,而在對話結束後,電話亭將打印出一份專屬情詩,給觀眾進行留存;另外,延續自《cAI™:靈魂掃描》的《與cAI™共創白天煙花》裝置也將繼續展出,讓觀眾創意持續有機成長。此外,展覽將呈現cAI™以「火藥畫家」「煙花大師」「占卜師」等身份創作的火藥繪畫及紀錄影像,全景回顧這位AI藝術家的「前世今生」。
「我的藝術探索始終用『看得見』表現看不見的世界。」蔡國強表示,如今人與AI的關係已進入新的階段,去年他在創作中讓AI模仿人類、像人類,今年則讓AI突破想像邊界,對人類進行觀察並據此創作。蔡國強表示,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非常艱難,但同時意義極其深遠,因為如果只讓AI復刻既有的藝術作品,便喪失了科技潛在的藝術價值。他笑着說:「3.0版本或許更不同。」暗示在他的作品中,人與AI的關係始終具有無限可能。
展覽
「cAI™實驗室2.0 ——你在看我,還是我在看你?」
時間:即日至9月22日
地點:澳門孫逸仙大馬路1101號澳門美高梅「百寶箱」展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