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表示,京東「七鮮小廚」走了一條全新的路——完全自營。「簡單來說,京東不再依賴外部商家,而是親自建立廚房體系,連炒菜都用上機器人,自己採購原材料、統一製作、把控品質,還依託自己的物流團隊負責送餐。商家只需要提供菜譜,無需承擔門店租金、人員成本等壓力,就能參與京東外賣。」

「現炒+直播廚房」打食品安全牌

陳禮騰強調京東技術+供應鏈的模式,其他平台很難複製。「七鮮小廚」沿用京東買菜的生鮮採購和倉儲體系,降低食材損耗,提高標準化出餐效率。同時,區塊鏈追溯、智能炒菜設備、食品檢測AI等技術的應用,讓食品安全管理可控。

「若京東能通過規模化降低現炒成本,未來或可將客單價下探至15至20元人民幣區間,覆蓋更廣用戶。」陳禮騰告訴記者,京東通過「現炒+直播廚房」的方式打出食品安全牌,來爭取消費者。不過 ,「高頻消費場景下的重資產模式如何培養用戶習慣,實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騎手生態的平衡,將是京東面臨的挑戰。」

至於美團「浣熊食堂」,陳禮騰認為是一種「聚合平台」模式,核心是幫助入駐商家,提供食品安全的全鏈條服務、標準化操作流程、數字化運營規範以及供應鏈支持。

統一品控體系 降低運營成本

廣西科技大學副教授向坤則認為,純平台外賣模式,暴露出食品質量無法保障、衞生隱患頻出等問題,自建外賣品牌是應對之道。「一些品牌如『費大廚』(湘菜餐飲品牌)已進行探索,京東、美團則具備更強的推進能力。憑借自身在供應鏈、倉儲物流、數字化系統和騎手優勢,這些平台有能力將外賣服務標準化、可控化。」向坤指出,特別是通過自營門店、大規模複製SKU(菜品)、統一品控體系等方式,可以顯著提升菜品質量,降低運營成本。

向坤認為,對於一二線城市工作場地密集的來說,自建外賣品牌模式是可以推廣的,因為需求比較大。在低線城市,由於用戶密度不足、消費力有限,或面臨推廣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