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企業發展顧問組(金融界別)成員、IDA愛達聯合創始人 李凱翔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迅速發展,Web3和穩定幣正深刻改變金融業態,為傳統銀行帶來挑戰。銀行若能主動擁抱這場技術變革,不僅能提升競爭力,還可搶佔市場先機,把挑戰化為機遇。
穩定幣作為價值穩定的數字資產,對銀行業務產生可能產生衝擊。在金融體系脆弱的國家,如委內瑞拉和阿根廷,居民為躲避本幣貶值風險,紛紛將資金轉換為美元穩定幣,導致銀行存款流失。此外,穩定幣的便捷支付功能正逐漸削弱銀行活期存款的吸引力,用戶可通過區塊鏈技術快速完成支付和轉賬,對傳統銀行構成壓力。
穩定幣信貸產品 手續少成本低
當然,香港金融體系健全,而且有堅實的聯繫匯率制度,與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的情況不可相比。可是穩定幣在借貸業務也在挑戰銀行業。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穩定幣是借貸業務的核心資產。DeFi平台以穩定幣為定價基準,允許用戶質押資產獲取貸款,同時提供透明的利率和全球化服務。相比傳統銀行信貸產品,DeFi模式具備手續簡化、成本低廉的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
穩定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則展現了顯著的優勢。相比傳統銀行依賴SWIFT進行高成本且低效率的清算,穩定幣透過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低成本、即時結算的解決方案,既能快速完成國際匯款,又顯著降低手續費,繞過繁瑣的傳統流程,對跨境支付業務構成直接威脅。
佔領新賽道銀行競爭力料提升
面對挑戰,銀行也可考慮積極與創新科技的合作夥伴攜手發行穩定幣,構建Web3生態系統,並開發基於區塊鏈的相關平台。例如,與穩定幣發行商合作優化存取款和支付流程,或借鑑DeFi模式推出創新借貸產品,以提升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
在這場金融科技的競賽中,未來的銀行將很可能需基於數字資產的軌道構建,與今日的銀行截然不同。即使現在的數字銀行都很可能將不再依賴傳統金融基礎設施,而是基於區塊鏈作為交易和訊息層,並以穩定幣作為記賬單位與價值轉移工具。這種架構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為用戶提供更透明、安全和普惠的金融服務。因此,能迅速適應變革的銀行將如高速列車般引領金融創新,而行動遲緩的銀行則可能會受到穩定幣的衝擊。主動擁抱技術創新的銀行,反而能夠在這場變革浪潮中站穩陣腳,保持競爭優勢,並在未來金融格局中佔據重要地位。(利益申報:本人公司IDA愛達有意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