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若不想面對購買實金所要顧及存放的問題,投資者不妨選擇投資多隻在香港上市的金礦股或黃金ETF,它們的最大好處是方便,買賣過程中沒有實金交收,不用為尋找地方保存金條或金粒而煩惱,入場費較大眾化,部分股份與ETF的入場費約為數千元,價格遠比每両逾30,000元的黃金為低。

金礦股表現不只看金價

金礦股方面,業內人士認為是追蹤金價的非實物投資工具之一,兩者價格走勢通常成正比。在香港上市的知名金礦股包括山東黃金(1787)、招金礦業(1818)、中國黃金國際(2099)及紫金礦業(2899)等等。除了國際金價走勢外,影響金礦股價格走勢的因素,還包括其自身的營運業績表現。以2025年7月25日的收市價計算,山東黃金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升109.8%,招金礦業年內上升84.4%,中國黃金國際累計上升71.8%,紫金礦業累計上升58.6%。多隻金礦股的價格表現有重大分歧,反映買入金股來捕捉金價升勢,風險可能會較大。

黃金ETF更緊貼金價走勢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如果想藉金價上升賺取回報,購買黃金ETF比買實金更可取,黃金ETF更緊貼金價走勢。事實上,近年更多人會選擇黃金 ETF來捕捉金價升浪,現時本港有多隻追蹤現貨黃金的ETF,包括SPDR金ETF(2840)、價值黃金 ETF(3081)及 恒生人幣金 ETF(83168),每當投資者買入ETF時,基金就會買入相應價值的實物黃金以作儲備支持。

在上述多隻黃金ETF當中,以SPDR金ETF的規模最大,成交也最多。業內人士提醒指出,由於恒生人幣金ETF是以人民幣計價,因此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定前,需要注意港元與人民幣匯率波動所造成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