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黃金買賣交投持續活躍,香港正發展成為更成熟的黃金交易中心,將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因此,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4年施政報告當中指出,香港的黃金進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列。地緣政治日趨複雜,凸顯香港的安全性和穩定環境優勢,吸引國際黃金現貨在香港儲存,推動黃金交易、清算和交割,更可發展香港成為黃金交易中心,帶動投資交易、衍生產品、保險、倉儲、貿易和物流服務等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香港黃金交易所也配合發展,未來將實施四大戰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貴金屬交易樞紐的地位,黃金市場未來前景可期。
推動黃金市場數碼化
香港黃金交易所主席張德熙,早前出席了香港黃金交易所首屆董事會成立暨金銀業貿易場115周年慶典。他於活動上表示,為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貴金屬交易樞紐的地位,香港黃金交易所未來將實施四大戰略,包括成為國際與中國內地市場之間的橋樑、推動香港成為「一帶一路」「黃金超級聯繫人」、推動黃金市場數碼化,以及推動綠色黃金產業的發展。
在國際與中國內地市場之間的橋樑方面,張德熙指出,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得以「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因此香港黃金交易所將透過成為高效透明的通道,藉以滿足內地財富保值和貨幣多元化的需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市與內地資本橋樑的角色。
在推動香港成為「一帶一路」「黃金超級聯繫人」方面,張德熙表示香港黃金交易所將配合國家戰略,強化香港作為「黃金橋樑」的地位。在「西接中東」方面,香港可以深化與杜拜等樞紐合作,涵蓋離岸人民幣結算產品;在「南連東盟」方面,香港可以加速與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市場協同,推動實體與數碼黃金流通,釋放區域繁榮潛力。
區塊鏈技術驅動無縫交易
在推動黃金市場數碼化方面,張德熙表示黃金未來將超越實體,邁向數碼化、數字化、代幣化與普及化。因此,香港的黃金交易市場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驅動無縫交易。此外,他表示代幣化資產可以由金交所認證金條支持(存放香港特區政府認可倉庫,例如機管局轄下倉儲)。
在推動綠色黃金產業發展方面,張德熙表示為回應全球對環境、社會與管治(ESG)誠信的要求,金交所屬下行員及認可黃金鑄煉商將恪守國際採購標準及責任,包括推動「綠色黃金」產業鏈、應用碳中和提煉技術,以及遵循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責任採購標準,讓香港成為亞洲貴金屬可持續發展的燈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