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遊戲
●動物大競步
●趕綿羊
●鄭蕭

現代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性格膽小、動作呆滯,或過度活躍、易緊張,甚至動作遲緩,往往以為只是個性問題或注意力不足,卻忽略了孩子可能罹患「感覺統合失調」(簡稱感統失調)。這問題涉及大腦對各類感覺訊息的接收與處理失常,影響孩子的行為反應及情緒調節,嚴重時會干擾學習與社交。

協康會職業治療師鄭蕭指出,感統失調有四大常見表徵。首先是感覺反應過敏,孩子容易緊張膽小,對環境敏感,性格挑剔且小心翼翼。其次是感覺反應過弱,表現呆滯木訥,精神渙散,反應遲鈍,性格被動,影響學習與社交。第三是尋求感覺刺激,孩子好動難靜,情緒波動大且衝動,行為粗魯,需要特別引導調節情緒。最後是動作計劃及協調困難,走路搖晃易碰撞,雙手不穩,自理能力弱,難以學習新事物。

鄭蕭表示,家長若發現小朋友有相關問題,應盡早尋求職業治療師評估,再按需要制定治療方法及目標。此外,亦可嘗試透過以下的簡單遊戲訓練,幫助孩子提升各項感覺統合能力,促進健康發展。

一·尋寶遊戲:將小玩具藏在裝滿彩色球的箱中,讓孩子蒙眼以雙手尋找,定時限並注意引導情緒。

二·動物大競步:向孩子示範多種動物姿勢,讓他們模仿並在指定路線行走,遊戲中可加入比賽增加趣味。

三·趕綿羊:家長可先用膠布貼出一呎乘一呎的正方形(稱之為「羊圈」),繼而將一粒粒稱為「小綿羊」的棉花球放於羊圈外的指定位置,指示孩子以3點跪姿手持吸管,於限時內吹動棉球入圈。

家長如欲了解更多,可參考協康會今年推出的《拆解孩子的感覺密碼》(增修版),書中結合職業治療師豐富經驗,提供實用訓練策略和環境調適建議,有助孩子改善感統失調問題,逐步建立自信及提升學習與社交能力。

●文: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