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棒火炬手曾小龍展示火炬。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兵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火炬頂部採用竹筍嫩芽的造型,兩葉竹芽優雅展開雙臂,象徵開放包容的中國擁抱世界。」剛剛結束火炬手培訓的成都世運會火炬「竹夢」主創人員、設計師馮犇湲說,「竹夢」意為「逐夢」,期待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健兒都能在成都追逐夢想。

「竹夢」的造型源於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身形,顏色以綠色與銀色為主。其中,綠色代表世界的底色,銀色象徵科技與創新、速度與動力。火炬頂部整體造型,借鑒了三星堆青銅持璋小人像文物。「璋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器類,在中華大地上分布最為廣泛,是最能代表中華文明燦爛文化的器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禮器。」馮犇湲介紹,火炬融入玉璋輪廓,表達中華文明禮制中的「秩序」與「彬彬有禮」,也隱喻體育競技精神的公平與規則。

火炬出火口為金沙遺址出土銅立人像太陽冠,它如同太陽般綻放能量,為運動員注入無限活力,象徵世運健兒奮勇爭先欲奪桂冠。火炬的底部設計源於三星堆遺址出土神聖鳳鳥紋,向世界傳遞「鳳飛鳴則天下平」的古老祝願,祝福世界和平美好。

作為火炬設計師,馮犇湲應邀參加是次火炬傳遞。馮犇湲表示,手執親手設計的火炬並參與火炬傳遞,將成為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