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右二)在北京考察市區更新項目,實地了解該片區改造如何達至新與舊的共融。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結束訪問北京行程。她此行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謝暉進行工作會議,向其介紹北部都會區的最新進展,包括特區政府在用地規劃、土地開發、基礎建設、市場參與及產業導入等方面的工作。甯漢豪表示,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經濟發展新引擎,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新平台,由開發到營運階段,將為內地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提供眾多優質投資機會,歡迎內地企業投資北部都會區,推動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和區域發展。

在23日行程首天,甯漢豪與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喬雲飛會面,就兩地在舉辦文物展覽、青少年交流活動、人才培訓、文物研究、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及文物保護的科技應用等方面交換意見。

其後,她拜會住建部,向由副部長秦海翔率領的住建部團隊介紹香港建造領域的最新發展。雙方就透過科技應用減低建造成本及提升生產力、推動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標準、善用香港的認證制度和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將「組裝合成」及其他創新建築技術和產品打造為具代表性的產業、老舊樓宇的維修和重建進行交流。甯漢豪及訪問團隨後與部長倪虹共進午餐,就建造業發展及城市建設分享兩地經驗。

下午,甯漢豪與人社部副部長俞家棟會面,雙方就推動建造業人才發展的工作進行交流,包括香港建造業專業人士融入內地「職稱評價」制度、兩地各個建造專業的職業資格互認、為建造技術人員及工人制訂「灣區標準」及推展「一試多證」等。

翌日(24日),甯漢豪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譚平陪同下,參觀故宮博物院文保修復部,隨後與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共進午餐,就兩地文物保育及推廣方面的合作交流意見。她亦參觀了首都博物館,了解北京城市發展的豐富歷史。

訪水利部討論防洪應急等議題

下午,甯漢豪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謝暉進行工作會議,隨後拜訪水利部,與副部長劉冬順就香港與內地涉水事務管理與合作、全面水資源管理、防洪應急等議題交換意見。

昨日(25日)上午,甯漢豪率領香港「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出席座談會,下午參與考察北京市區更新項目。甯漢豪表示,為有效應對香港樓宇老化的挑戰,特區政府會繼續從多方面入手,支持及鼓勵公私營機構以創新和前瞻性的思維推動市區更新,雙軌並行做好樓宇復修和重建發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亦於日前(23日)展開了北京及寧波訪問行程。在北京訪問期間,她聯同香港微電子研發院院長高騰博士先後考察了多家主營半導體製造設備、高端半導體晶片、晶片良率管理的領軍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工廠,她聽取了這些企業介紹內地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最新研發技術,並鼓勵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高度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拓展國際科研合作、中試生產及海外業務,又向企業領導層介紹了特區政府在有關方面的舉措和在香港發展微電子產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