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致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劉軍川致辭。
●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致辭。
●會長譚錦球致辭。
●友好青年之聲團團長楊燕芝致辭。
●友好青年之聲團啟動禮。
●行政長官李家超向友好青年之聲團團長楊燕芝、執行團長譚鎮國頒發委任狀。
●王偉副主任、尹宗華副主任向友好青年之聲團榮譽顧問、名譽顧問頒發委任狀。
●曾國衞局長、麥美娟局長向友好青年之聲團副團長、秘書長頒發委任狀。
●永遠榮譽會長唐英年、顧問譚耀宗向友好青年之聲團常委頒發委任狀。
●友好青年之聲團成員合影。
●主禮嘉賓進場。
●李家超、咸輝。
●劉軍川、李家超。
●傅文傑、李家超。
●譚錦球、李家超。
●左起:莊紫祥、霍啟山、盧金榮、施榮恆、楊兵、黃英豪、杜家駒、姚志勝、施榮懷、李永勝、吳良好、咸輝、譚錦球、譚志偉、孫青野、鄭翔玲、王惠貞、梁高美懿、陳勇、樓家強、林貝聿嘉、李君豪。
●左起:李鵬、林貝聿嘉、盧文端、林淑儀。
●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參觀「進校園 講國情」圖片展。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劉軍川參觀「進校園 講國情」圖片展。
●校長、師生與講者朱鼎健合影留念。
●校長、師生參觀「進校園 講國情」圖片展。
●曹宏威與自己的講座照片合影。
●左起:施榮恆、朱鼎健、施榮懷、譚錦球、劉軍川、咸輝、唐英年、鄭翔玲、蘇長荣、李聖潑、曾智明。
●左起:陳勇、樓家強、李聖潑、傅文傑、施榮懷、鄭翔玲、劉軍川、咸輝、譚耀宗、孫青野、麥美娟、王惠貞、曾智明、蘇長荣、霍啟山、李民斌、杜家駒。
●左起:陳澤濤、孫青野、尹宗華、咸輝、王偉、楊兵。
●左起:施榮恆、李鵬、朱文、盧文端、劉軍川、姚志勝、鄭翔玲、曾智明、盧金榮。
●友好青年之聲團成員與一眾嘉賓合影。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週年、香港友好協進會成立36週年暨友好青年之聲團就職典禮,6月25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舊翼)一樓會議廳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劉軍川、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出席主禮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譚錦球在致辭中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會務工作,強調未來將與時俱進,繼續為國家、為香港作出更多貢獻。典禮上,李家超向友好青年之聲團團長楊燕芝、執行團長譚鎮國頒發委任狀。一眾主禮嘉賓主持了友好青年之聲團啟動禮。

典禮嘉賓雲集,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劉軍川、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王偉、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中央政府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孫青野、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李永勝、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兵、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會長兼行政總裁于曉、中國貿促會駐香港代表處首席代表李鵬出席主禮。香港友好協進會會員、各界嘉賓逾500人歡聚一堂,氣氛隆重熱烈。

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在講話中指出,香港友好協進會等社團長期致力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為促進人心回歸、民心凝聚作出了積極貢獻。青年是香港的希望和未來。習近平主席十分關注香港青年發展,高度重視香港青年工作,深刻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深情期望廣大青年當好「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主席的關心關懷和殷殷囑託,令人倍感溫暖、倍受鼓舞,極大激發了廣大青年建設美好香港、報效偉大祖國的奮鬥熱情和志向決心。

咸輝強調,香港各界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切實擔起弘揚愛國愛港核心價值的職責使命,讓「愛我中華」的種子在廣大青年心中生根發芽、結出碩果,為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薪火相傳提供堅實保障。要引導激勵香港青年深懷愛國之心,不斷增強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堅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真正使愛國主義精神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要引導激勵香港青年厚植報國之情,努力為青年學業就業、創新創業多搭台、多架梯、多鋪路,引領他們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推動實現香港更好發展。要引導激勵香港青年砥礪強國之志,進一步深化團結聯誼,組織青年走進內地,感受祖國的蓬勃活力,領略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在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綻放絢麗光彩、書寫精彩人生。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友好協進會成立36年來,一直積極團結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等國家體系的重要成員,與特區政府為促進香港的經濟民生發展攜手合作,是建設香港的重要力量。

李家超鼓勵香港友好協進會、友好青年之聲團和廣大愛國愛港社團從三方面服務國家,貢獻香港。一是凝心聚力,團結愛國愛港力量,建立以弘揚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二是言傳身教,傳承愛國愛港薪火,支持更多香港青年朋友,積極參與紀念抗戰勝利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他們成為愛國愛港的國之棟樑,當好「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三是守正創新,煥發愛國愛港姿采,面對經濟轉型期和世界發展格局重塑,勇於創新,力爭上游,開闢新發展領域。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劉軍川表示,香港友好協進會是香港首屈一指的愛國團體,匯聚了一大批胸懷家國、無私奉獻的精英人士,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為推進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發揮了突出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軍川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香港的希望。今天友好青年之聲團從這裏啟程,相信各位青年才俊定能傳承前輩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以青春之風采書寫時代篇章,用青春之力量扛起時代擔當,共創「一國兩制」美好前程。他希望友好協進會秉持初心,不辱使命,一如既往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一如既往廣泛團結社會各界充分凝聚共識,一如既往架設溝通橋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指出,36年來,香港友好協進會在堅定守護「一國兩制」、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祝願香港友好協進會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港澳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堅定支持行政長官李家超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好支持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等發揮積極作用,以實際行動為香港發展、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傅文傑表示,友好青年之聲團擔負着充分發揮香港青年優勢和作用的使命,必將推動香港青年立足香港、胸懷國家、放眼世界,做「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積極傳播者,做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和民間友好的青年使者,在建設香港、報效國家中綻放青春絢麗光彩。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譚錦球表示,友好協進會成立36年,始終堅持愛國愛港的創會宗旨,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始終支持國家高質量發展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始終致力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愛國愛港核心人士,構建一個在香港更好發揮雙重積極作用的「活動平台」、「學習平台」和「工作平台」。

譚錦球回顧友好協進會過去一年重點在四個方面展開會務工作,一是堅持愛國愛港創會宗旨,維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二是關注民生、服務社會。三是關注青少年,做好教育工作。四是切實做好會員服務工作。

典禮上,李家超向友好青年之聲團團長楊燕芝、執行團長譚鎮國頒發委任狀。一眾主禮嘉賓主持了友好青年之聲團啟動禮。

楊燕芝致辭說,青年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是當代香港青年必須承擔起的歷史責任。友好青年之聲團將匯聚力量,走進內地、走向海外,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青年互動交流,廣泛傳揚香港與中國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就。

出席典禮的香港友好協進會主要首長有:永遠榮譽會長唐英年,副會長吳良好、馬逢國、王惠貞、鄭翔玲、施榮懷(兼秘書長),主席團主席姚志勝,顧問林貝聿嘉、譚耀宗、霍震寰、袁武、盧文端、林淑儀、盧瑞安,發展基金永遠名譽主席莊紫祥、朱鼎健、蘇長荣、黃少康,主席團常務主席鄧清河、王明凡,主席團主席杜家駒、曾智明、盧金榮、許明金,秘書長吳秋北,會司庫黃英豪,副秘書長陳勇、李君豪、楊紹信、李聖潑、林潞,董事李民斌,友好青年之聲團團長楊燕芝、執行團長譚鎮國等。

會場大廳舉行「進校園 講國情」圖片展,以逾200張珍貴圖片,生動記錄了15年來213位講者走進355間香港學校的溫情足跡,充分展示了國情教育的深耕力量和雙向賦能。2010年,香港友好協進會發起組織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進校園 講國情」活動。歷經種種困難,大家始終堅守初心不放棄。截至2025年5月,累計舉辦1,331場講座,覆蓋逾40萬師生。

展覽現場,許多代表、委員驚喜發現自己在校園講座中的身影,紛紛合影留念。更有師生「偶遇」曾到校分享的講者,激動合影。一張張照片不僅記錄講者的風采,更見證學子從聆聽者成長為愛國愛港新生代的歷程。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劉軍川、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傅文傑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等領導也參觀了圖片展,都給予高度評價。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