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2020年11月推行,旨在推動市民參與源頭分類回收,將減費回收習慣融入生活中。市民在社區回收網絡提交回收物時,只需使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出示「綠綠賞」積分卡,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可利用積分兌換禮品,或捐予慈善機構,幫助有需要人士。計劃推出至今已累積100萬用戶,成為推動減廢回收的關鍵引擎。
帶動「綠在區區」回收量升逾六成
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減廢) 蕭智慧表示,署方持續優化計劃,如2022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開啟電子化進程;去年底聯乘「易賞錢」平台,市民可使用「綠綠賞」積分直接於超市消費,相關積分兌換量由最初的700萬分,飆升至今年5月的2,400萬分,增幅接近兩倍。此外,市民亦可利用「綠綠賞」積分兌換港鐵車票、本地生態遊等禮品。
回收成效數據更顯著反映計劃影響力。計劃推出4年多以來,「綠綠賞」計劃累積收到逾12萬公噸回收物,同時帶動「綠在區區」一般回收物數量,去年收集量達41,800公噸,較2023年急升近60%,今年上半年收集量亦高達22,700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兩成。蕭智慧認為,數據反映「綠綠賞」有效提升整體回收量,市民亦逐漸習慣將回收物送到「綠在區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