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科技博弈加劇、供應鏈加速調整的背景下,如何匯集各類金融資源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支持,是推動供應鏈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的關鍵。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隨中國銀行業協會深入福建金融一線調研發現,在監管部門政策引導下,當地銀行積極推動金融服務及產品創新,為科創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精準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一批人工智能(AI)、光學鏡頭、機器人製造、北斗衛星應用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發展壯大。●香港文匯報記者 羅洪嘯 福建報道
2025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引爆了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福建省福州市就有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AI)體育應用的公司。在恒鴻達(福建)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內,一位工作人員立定跳遠後,「AI考官」立刻報出成績並形成一份運動建議報告。這套只有手提箱大小的「AI體育考官」產品已在北京、福建等省市的中考體育中應用,AI體測累計服務學校超過1,000所。
靠79萬免押貸起步 小微企成領先AI公司
恒鴻達從2021年開始發力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生產,那時候的AI產業才剛剛起步,資金缺口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建行是第一家為我們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恒鴻達總裁章珠明回憶,那時建行提供了免抵押的小微企業「信用快貸」79萬元(人民幣,下同)。「傳統銀行授信模式都需要有抵押或者對應的擔保,建行給信用貸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建行的合作也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其他銀行陸續跟進給企業授信。」
如今的恒鴻達手握95項專利,在視覺識別、骨骼計算及大數據分析上領先同業。2024年二季度,恒鴻達又遇到了擴產缺少資金的難題,建行結合其擁有知識產權、科技企業資質等特點,升級融資服務,提供三年期「善科貸」近200萬元,幫助企業將「證書專利」變為「真金白銀」。近期,針對企業訂單激增、研發投入加大的資金需求,建行又結合科技企業「白名單」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額度更高、成本更低的「善新貸」500萬元。在建行貸款的支持下,恒鴻達從一個初創小微企業成長為擁有核心技術的人工智能科創公司,並有登陸資本市場的打算。
建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杜忠勇表示,基於科技企業輕資產、重股權的特徵,建行在行業內首創「技術流」「投資流」和「價值流」的評價方法,已為福建省90%的科技型企業全景「畫像」。依託這些工具,到今年5月底,建行科技相關產業的貸款餘額已經達到912億元。
獲信用貸支持 企業「敢」拿美企大單
在眼下的中美貿易戰中,中國優質供應商仍是很多美國企業的首選。這些企業敢接美國訂單,底氣來自銀行的支持。以美國科技巨頭Meta為例,近期發布了多款虛擬現實(VR)頭顯設備,其中,VR眼鏡的眼鏡倉電池生產商就是中國企業飛毛腿集團。2024年底,飛毛腿集團在經過兩年多談判後,拿到Meta的訂單,但產線建好後急需流動資金。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在得知飛毛腿集團需求後,2024年12月,郵儲銀行為飛毛腿集團提供了5,000萬元「科創貸」純信用貸款,用於企業日常運營。
飛毛腿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飛毛腿在申請貸款時郵儲銀行專門開通了綠色通道,還給了利率優惠,大概兩周時間就拿到5,000萬元貸款,緩解了資金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