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人才是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特區政府去年起推出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VPAS),以吸納職業訓練局(VTC)指定高級文憑課程非本地生畢業後留港工作,充實本港職專人才庫。該計劃2025/26學年起將增至12個技術行業的34個課程適用,新增7個行業包括環境保育、汽車工程等。香港文匯報訪問首批透過VPAS來港、就讀資訊科技及電機工程的學生,他們認為香港於大數據、智能製造等迎來不少機遇,對技術人員投身職場具發展空間。職專教育業界則認為該計劃有助緩解技術人才缺口,完善本港人才引進的生態。●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為應對技術人才需求,豐富打造國際教育樞紐的面向,香港在2024/25學年起推出VPAS,允許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指定技術行業的VTC全日制兩年制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可在指定限期內申請留港搵工,其後須全職從事與課程相關的技術行業。
香港文匯報追蹤訪問該計劃的進展和現況,發現VTC的高級文憑課程廣受非本地生青睞,2024/25學年有約600名非本地生入讀,大部分來自內地(當中約半數來自廣東省),亦有來自加拿大、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地。
校方:能紓緩技術員短缺
VTC轄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高級項目主任鄺伍鋒表示,VPAS不僅能迅速緩解當前技術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更有助吸引多元人才營造跨文化學習氛圍, 提高國際間對香港職專教育的認識 。他認為該計劃與現行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等長期吸引優秀青年人才的計劃,形成優勢互補,共同完善本港人才引進的生態系統。
修讀HKIIT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的四川籍學生余勃希,修讀首屆VPAS課程,明年畢業後可望成為本港職專生力軍。他去年高考後,經老師介紹知悉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與VTC合作推出的工銀光明行——職專育才扶苗計劃。該計劃全額資助來自內地定點幫扶地區、學習資源匱乏的優秀高中畢業生來港修讀HKIIT職專課程。余勃希認為香港的國際化環境能擴闊視野,而資訊科技行業現時蓬勃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機遇處處,該課程更屬VPAS下的合資格課程,對未來就業有保障,於是把握來港升學機會。
學生:快速適應香港生活
「面對初期語言障礙,我與同學積極交流,會運用翻譯軟件輔助英語課程學習。老師更為我們額外補課,不僅教授基本電腦知識,還將課堂內容用普通話重新講解,並製作中英對照教材。」該職專育才扶苗計劃亦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生活輔導,組織同學參觀海洋公園、體驗舞火龍等文化活動,助力他快速適應香港的生活。
由於課程採用項目制學習,學生可接觸行業實際應用的技術和案例,確保畢業生能直接勝任工作,無須額外培訓。課程又引入低代碼工具,通過簡單指令生成代碼後再進行優化,使學生提高效率又能理解傳統編程與AI輔助編程的區別。余勃希在課程中學習小型AI應用,「這讓我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因為我能更高效地利用AI優化工作,而不是完全依賴它。」他計劃畢業後投身香港資訊科技界,累積經驗後再考慮長遠發展。
就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電機工程高級文憑的北京籍學生秦子越認為,來港讀書是難得的機會。由於看好工程專業發展前景,加上父母支持,她去年毅然來港入讀IVE,其就讀的課程亦屬VPAS合資格課程。
在學期間,她曾參加成都及深圳的交流團,參觀職業學校、電力公司和跨國電子與電機產品企業,深入了解發電系統、智能製造等前沿技術。為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她將加入香港工程師學會、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的學生分部,擔任IVE(青衣)校區的幹事。「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既與內地緊密相連,又接通世界各地,能為我的事業發展提供更多選擇。」
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涵蓋十二行業
新增7個行業
【新增】環境保育
【新增】健康護理
【新增】生命及健康科技
【新增】化驗服務
【新增】電子商貿
【新增】物業管理
【新增】汽車工程
現有5個行業
航空運輸
物流創新科技
機電工程
建築、土木工程及建設環境
海事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