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前赴緬甸地震災區救援的特區救援隊」獲李家超頒授獎狀。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香港特區救援隊指揮官、消防處副消防總長趙汝珏昨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此次緬甸救援行動面臨多重挑戰:當地日間氣溫超過40度,隊員體力消耗極大;入夜後蚊患嚴重,影響隊員休息,進一步加劇體力負擔。「救援隊每位成員在災難面前展現無比勇氣和堅定信心,這份榮譽不僅屬於我個人,也屬於每一位救援隊員、他們的家人,以及在香港提供後勤支援的同事。」

趙汝珏憶起在緬甸救援的經歷,除了當地的高溫和蚊患帶來的體力消耗,當地電話網絡不穩定,導致隊內及與前線的通訊存在困難。為此,救援隊採取小組輪換方式,合理調節工作與休息時間比例,確保隊員有充足休息並及時補充水分。同時,隨隊的醫院管理局醫生在行動前後為隊員檢查身體,提供補水建議及中暑預防措施,有效減輕隊員的健康風險。當地華商在營救行動中亦提供了關鍵支援,包括介紹當地情況、安排物流貨車及翻譯服務,甚至協助採購帳篷、電風扇等物資。

他讚揚救援隊每位成員在災難面前展現無比勇氣和堅定信心,特區行政長官表彰是對團隊的最大鼓勵,「這份榮譽不僅屬於我個人,也屬於每一位救援隊員、他們的家人,以及在香港提供後勤支援的同事。沒有他們的付出和專業支援,我們無法在前線安心、安全地執行任務,更無法平安返回香港。」他強調,「未來救援隊將繼續堅守救人信念,以最專業的態度服務市民。」

有信心隊伍明年獲聯合國認證

趙汝珏透露,香港消防處「災難應變救援隊」正申請國際中型救援隊認證,有信心明年第一季完成。他說,在土耳其地震救援後,消防處已於去年11月向聯合國轄下「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團」申請國際中型救援隊認證。在中國應急管理部的指導下,特區救援隊與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救援隊兩支國家救援隊保持密切合作,在去年12月及今年3月和5月獲得指導與資料,預計明年第一季,聯合國專家將來港進行認證程序,特區救援隊對順利通過充滿信心。屆時,中國將擁有3支國際認可的救援隊伍。

「緬甸救援的最大挑戰是與時間競賽。」保安局政府保安事務主任黃國基表示,特區政府在接到緬甸政府請求後,於十小時內完成包機安排,將救援隊及裝備送抵災區。當時災區機場大多停止運作,救援隊只能通過仰光機場進入,航班安排極具挑戰性。參考土耳其地震救援的經驗,救援隊迅速決定以包機形式運送人員與裝備,並在短時間內完成裝備申報及飛越領空的申請,展現高效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