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但也產生資源枯竭、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突等問題。加快能源轉型發展,實現能源永續利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為世界經濟提供不竭動力,已成為各國共識。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這個全球最大的水電站,將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一份「中國方案」。
近年來,中國能源含「綠」量不斷提升,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10年來,中國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均佔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40%以上;中國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億噸;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36%,累計淘汰煤電落後產能超過1億千瓦……中國持續推進自身能源轉型,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走出中國特色能源轉型路
去年8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指出,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能源轉型之路。立足於高質量發展、着眼於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回答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展現了中國之治、大國擔當。
多年來,中國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科學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和大型水電站升級改造。而作為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項目,雅魯藏布江水電可替代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直接助力中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實現。
有專家認為,雅下水電工程的實踐不僅重塑區域發展格局,更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發展與安全並重」的合作模板。同時,工程還有望帶動中國同南亞國家的跨境能源合作,向他們出口清潔電力,為全球水電開發提供中國方案。
評論